“聽處若迷空色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聽處若迷空色相”全詩
嬌舌乍彈鶯學語,芳心已定井銷波。
尼師曾教青蓮偈,女伴徒為《白苧歌》。
聽處若迷空色相,應須愁殺病維摩。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夜聞吳女誦經》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聞吳女誦經》是明代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作者在云窗月帳之中,聽到吳女誦經的場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云窗月帳散花多,
閑讀金經夜若何。
嬌舌乍彈鶯學語,
芳心已定井銷波。
尼師曾教青蓮偈,
女伴徒為《白苧歌》。
聽處若迷空色相,
應須愁殺病維摩。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吳女誦經的感受和思考。詩中的云窗月帳散落著許多花朵,給人一種寧靜而美麗的感覺。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中,靜靜地閱讀金經,思考夜晚的意義。
詩中提到了吳女的嬌媚聲音,仿佛是小鳥在學習語言。這種聲音使得作者的心早已被吳女吸引,如同水井中的波紋被打破一般。這里表達了作者對吳女的傾慕之情。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尼師曾經教過青蓮偈,而女伴卻只會唱《白苧歌》。這里暗示了作者對吳女的敬仰,認為她的才華和修養勝過一般的女子。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在傾聽吳女誦經時的心境。作者感覺自己仿佛迷失在虛幻的色相之中,這種感覺使得他產生了愁苦之情,仿佛被維摩菩薩的病所困擾。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和吳女誦經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吳女的傾慕之情以及在傾聽中所產生的思考和愁苦之感。
“聽處若迷空色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wén wú nǚ sòng jīng
夜聞吳女誦經
yún chuāng yuè zhàng sàn huā duō, xián dú jīn jīng yè ruò hé.
云窗月帳散花多,閑讀金經夜若何。
jiāo shé zhà dàn yīng xué yǔ, fāng xīn yǐ dìng jǐng xiāo bō.
嬌舌乍彈鶯學語,芳心已定井銷波。
ní shī céng jiào qīng lián jì, nǚ bàn tú wèi bái zhù gē.
尼師曾教青蓮偈,女伴徒為《白苧歌》。
tīng chù ruò mí kōng sè xiàng, yīng xū chóu shā bìng wéi mó.
聽處若迷空色相,應須愁殺病維摩。
“聽處若迷空色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