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逗明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疏林逗明月”全詩
流藻舞波寒,驚虬翔壑冷。
云來稍欲翳,風動紛難整。
圓魄忽西傾,愁看墮空境。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月林清影》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月林清影》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疏林逗明月,散亂成清影。
流藻舞波寒,驚虬翔壑冷。
云來稍欲翳,風動紛難整。
圓魄忽西傾,愁看墮空境。
詩意:
這首詩詞以月亮和林木為主題,描繪了月光灑在稀疏的林木上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月光在林間的映照,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詩詞以疏林和明月為背景,通過描繪月光在林間的散亂影子,展現了一種幽靜而神秘的氛圍。流藻舞動,波浪寒冷,虬龍飛翔于峽谷之間,給人一種奇幻的感覺。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的變化,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詩中的云和風的描寫,增加了詩詞的變幻之感。云來時,月光可能會被云遮擋,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風吹動時,月光在林間的影子也會隨之搖曳不定,給人一種紛亂的感覺。這種變幻的景象,使得整個詩詞充滿了動感和生命力。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圓月忽然西傾,給人一種失落和憂愁的感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心境在空虛中墜落。這種情感的表達,使得整首詩詞更具有思想性和抒情性。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月亮和林木的描繪,展現了一種幽靜而神秘的氛圍,同時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人生的思考。
“疏林逗明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lín qīng yǐng
月林清影
shū lín dòu míng yuè, sǎn luàn chéng qīng yǐng.
疏林逗明月,散亂成清影。
liú zǎo wǔ bō hán, jīng qiú xiáng hè lěng.
流藻舞波寒,驚虬翔壑冷。
yún lái shāo yù yì, fēng dòng fēn nán zhěng.
云來稍欲翳,風動紛難整。
yuán pò hū xī qīng, chóu kàn duò kōng jìng.
圓魄忽西傾,愁看墮空境。
“疏林逗明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