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發朱光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艷發朱光里”全詩
夕同山蕣落,午并海榴燃。
幽馥流珍簟,鮮輝照藻筵。
群芳已謝賞,孤植轉成憐。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葵花》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葵花》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葵花的美麗景象,并表達了作者對花朵的贊美和憐惜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艷發朱光里,叢依綠蔭邊。
夕同山蕣落,午并海榴燃。
幽馥流珍簟,鮮輝照藻筵。
群芳已謝賞,孤植轉成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葵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花朵的美麗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花朵的贊美和憐惜之情。
首先,詩中描述了葵花的美麗。詩句中的“艷發朱光里”和“叢依綠蔭邊”描繪了葵花盛開時的鮮艷色彩和茂密的綠葉環繞。這些描寫使讀者能夠想象出葵花在陽光下綻放的美麗景象。
接著,詩中通過對時間的描寫,表達了葵花的短暫和易逝之感。詩句中的“夕同山蕣落,午并海榴燃”暗示了葵花在傍晚時會凋謝,而在正午時則會綻放得更加燦爛。這種對時間流逝的描寫,使人們對葵花的美麗有了更深的感受。
最后,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葵花的憐惜之情。詩句中的“群芳已謝賞,孤植轉成憐”表明其他花朵已經凋謝,只有葵花孤獨地繼續生長。這種孤獨的存在使作者對葵花產生了憐惜之情,也表達了對生命的珍視和對逝去的美好的思念。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葵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花朵美麗和生命短暫的感慨,以及對葵花孤獨存在的憐惜之情。這種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葵花的美麗和脆弱,同時也引發人們對生命和美好事物的思考。
“艷發朱光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uí huā
葵花
yàn fā zhū guāng lǐ, cóng yī lǜ yīn biān.
艷發朱光里,叢依綠蔭邊。
xī tóng shān shùn luò, wǔ bìng hǎi liú rán.
夕同山蕣落,午并海榴燃。
yōu fù liú zhēn diàn, xiān huī zhào zǎo yán.
幽馥流珍簟,鮮輝照藻筵。
qún fāng yǐ xiè shǎng, gū zhí zhuǎn chéng lián.
群芳已謝賞,孤植轉成憐。
“艷發朱光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