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應問荇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圓應問荇菜”全詩
圓應問荇菜,密欲翳蓮莖。
聲中亂雨至,陰下一魚行。
桂棹還思折,江南日暮情。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荷葉》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荷葉》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江南地區的荷葉景色,通過對荷葉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江南地區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楚服新裁得,吳筒舊制成。
圓應問荇菜,密欲翳蓮莖。
聲中亂雨至,陰下一魚行。
桂棹還思折,江南日暮情。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圍繞著荷葉展開。首先,詩中提到了楚服和吳筒,楚服是楚國的服飾,吳筒則是吳地的竹筒。這里用楚服和吳筒來形容荷葉,表達了荷葉的新鮮和古老之美。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荷葉的形態。詩中提到了圓、荇菜和蓮莖,描繪了荷葉的圓潤、茂盛和繁密。這種形態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也展示了江南地區的獨特風景。
然后,詩人通過聲音和視覺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雨天的景象。亂雨的聲音和陰暗的天空下,一條魚游過荷葉之間。這里的描寫增加了詩詞的層次感,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細膩觀察和對生命的贊嘆。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的思念之情。桂棹指的是船槳,詩人在江南的日暮時分,思念著江南的美景和情感。這里的江南日暮情,既有對江南地區的眷戀,也有對逝去時光的懷念。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荷葉的描寫,展示了江南地區的自然景色和詩人對江南的思念之情。同時,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熱愛。
“圓應問荇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è
荷葉
chǔ fú xīn cái dé, wú tǒng jiù zhì chéng.
楚服新裁得,吳筒舊制成。
yuán yīng wèn xìng cài, mì yù yì lián jīng.
圓應問荇菜,密欲翳蓮莖。
shēng zhōng luàn yǔ zhì, yīn xià yī yú xíng.
聲中亂雨至,陰下一魚行。
guì zhào hái sī zhé, jiāng nán rì mù qíng.
桂棹還思折,江南日暮情。
“圓應問荇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