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長官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和長官鳴”全詩
道逢迎吏拜,田雜戍人耕。
地遠知邊信,家貧稱縣名。
應攜一琴去,相和長官鳴。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送孫主簿之德清孫善琴》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孫主簿之德清孫善琴》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孫主簿往德清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思念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水環繞著秋城,
你的離去使我的思緒更加清澈。
在路上,你會遇到迎接你的官員,
看到農田里軍人辛勤耕作。
雖然你要去的地方很遠,
但我們相信你會盡心盡力。
盡管家境貧寒,
但你的名字在縣城中被稱頌。
你應該帶上一把琴,
與長官一起奏響和諧的樂曲。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和季節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人以德清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環繞的秋城,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麗的氛圍。詩人表達了對孫主簿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夠在遠方盡心盡力,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期望。
詩詞中還描繪了農田中軍人辛勤耕作的景象,展現了農民的勤勞和軍人的辛勤。這種對農田和軍人的描寫,體現了作者對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寧的關注。
最后,詩人提到了孫主簿應該帶上一把琴,與長官一起奏響和諧的樂曲。這句話寓意著在工作中保持和諧與合作的重要性,也表達了對孫主簿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期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和季節的變化,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和祝福,同時也展現了對社會穩定和合作的關注。
“相和長官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ūn zhǔ bù zhī dé qīng sūn shàn qín
送孫主簿之德清孫善琴
shān shuǐ zā qiū chéng, jūn xíng sī yǐ qīng.
山水匝秋城,君行思已清。
dào féng yíng lì bài, tián zá shù rén gēng.
道逢迎吏拜,田雜戍人耕。
dì yuǎn zhī biān xìn, jiā pín chēng xiàn míng.
地遠知邊信,家貧稱縣名。
yīng xié yī qín qù, xiāng hè zhǎng guān míng.
應攜一琴去,相和長官鳴。
“相和長官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