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邊遠色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邊遠色深”全詩
人家連橘塢,水廟映楓林。
亂后清游歇,愁邊遠色深。
相看休向晚,怕有峽猿吟。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題張靜居畫》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張靜居畫》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客寫荊岑,
秋云隔浦陰。
人家連橘塢,
水廟映楓林。
亂后清游歇,
愁邊遠色深。
相看休向晚,
怕有峽猿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山水畫,畫中有一位楚國客人寫下了對荊岑的描寫。秋天的云彩遮住了遠處的浦陰,使得景色更加隱約。在畫中,可以看到人家連綿的橘樹園和水廟,映襯著紅楓林。在戰亂之后,清幽的游人停下腳步,遠處的景色更顯深邃。彼此相對而坐,不妨在傍晚時分相互欣賞,只是擔心會有峽谷中的猿猴發出悲鳴。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畫中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戰亂時期的追憶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詩詞更具藝術感和意境。作者通過描繪荊岑、秋云、橘塢、水廟和楓林等元素,展現了一幅美麗而寧靜的山水畫面。詩詞的結尾,作者表達了對傍晚時分相互欣賞的期待,但又擔心峽谷中的猿猴的悲鳴會打破這份寧靜。整首詩詞以景寫情,以景映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愁邊遠色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āng jìng jū huà
題張靜居畫
chǔ kè xiě jīng cén, qiū yún gé pǔ yīn.
楚客寫荊岑,秋云隔浦陰。
rén jiā lián jú wù, shuǐ miào yìng fēng lín.
人家連橘塢,水廟映楓林。
luàn hòu qīng yóu xiē, chóu biān yuǎn sè shēn.
亂后清游歇,愁邊遠色深。
xiāng kàn xiū xiàng wǎn, pà yǒu xiá yuán yín.
相看休向晚,怕有峽猿吟。
“愁邊遠色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