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欲上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舟欲上時”全詩
空江難晚別,荒郡易秋悲。
月送潮聲早,云隨雁去遲。
幕中知有子,太守只題詩。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送范架閣赴嘉禾兼簡李使君》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范架閣赴嘉禾兼簡李使君》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陸相祠前路,孤舟欲上時。
空江難晚別,荒郡易秋悲。
月送潮聲早,云隨雁去遲。
幕中知有子,太守只題詩。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范架閣赴嘉禾的情景。詩人站在陸相祠前的路上,當孤舟即將啟程時,他感嘆空曠的江面讓離別變得更加艱難,而荒涼的邊郡更易引發秋天的悲傷。月亮早早地送走了潮水的聲音,云彩卻遲遲地跟隨候鳥離去。在官員的帳幕中,只有詩人知道自己有一個兒子,而太守只是題詩表達自己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感慨和對孤獨的思考。通過描繪江面、邊郡、月亮、云彩等景物,詩人將自然景觀與人情感融合在一起,表達了離別時的無奈和悲傷。詩人的內心世界在最后兩句中得到了一些暗示,他知道自己有一個兒子,而太守則只是通過題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整首詩詞給人以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感覺,展示了明代詩人高啟獨特的藝術風格。
“孤舟欲上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àn jià gé fù jiā hé jiān jiǎn lǐ shǐ jūn
送范架閣赴嘉禾兼簡李使君
lù xiāng cí qián lù, gū zhōu yù shàng shí.
陸相祠前路,孤舟欲上時。
kōng jiāng nán wǎn bié, huāng jùn yì qiū bēi.
空江難晚別,荒郡易秋悲。
yuè sòng cháo shēng zǎo, yún suí yàn qù chí.
月送潮聲早,云隨雁去遲。
mù zhōng zhī yǒu zi, tài shǒu zhǐ tí shī.
幕中知有子,太守只題詩。
“孤舟欲上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