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入花村杳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水入花村杳杳”全詩
江懸落日猶三尺,風折垂陽定幾條。
流水入花村杳杳,幽人對酒屋翛翛。
此鄉不得君同客,應是春來更寂寥。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丁校書見招晚酌》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丁校書見招晚酌》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坐在這里,心情郁悶無聊,
遠離煩惱,舟楫在黃昏時邀約。
江水懸掛的夕陽只有三尺高,
風吹折了垂下的陽光,只剩下幾條。
流水流入花村,漸漸消失不見,
幽居之人獨自對著酒,心思飄忽。
這個鄉村無法與你同游,
春天來臨時更加寂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高啟在一個寂靜的夜晚,坐在江邊的景象。他感到郁悶和孤獨,遠離了喧囂和煩惱。夕陽的余暉在江面上投下短暫的影子,被風吹散,只剩下幾道光線。流水流入花村,漸漸消失在遠方,而高啟獨自一人,對著酒杯思考著。他感嘆這個鄉村無法與他的朋友共同歡樂,而春天的到來只會讓他更加孤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坐在江邊,感到郁悶和無聊,遠離了煩惱,但卻沒有找到內心的寧靜。夕陽的余暉只有短暫的時刻,被風吹散,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暫的。流水流入花村,消失在遠方,暗示著詩人的孤獨和迷茫。他獨自對酒,思緒飄忽,表達了他內心的苦悶和思考。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陪伴的渴望,他感嘆這個鄉村無法與他的朋友共同歡樂,而春天的到來只會讓他更加孤寂。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友誼的渴望,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流水入花村杳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īng jiào shū jiàn zhāo wǎn zhuó
丁校書見招晚酌
zhèng zuò jī chóu bù zì liáo, yuǎn fán zhōu jí mù xiāng yāo.
正坐羈愁不自聊,遠煩舟楫暮相邀。
jiāng xuán luò rì yóu sān chǐ, fēng zhé chuí yáng dìng jǐ tiáo.
江懸落日猶三尺,風折垂陽定幾條。
liú shuǐ rù huā cūn yǎo yǎo, yōu rén duì jiǔ wū xiāo xiāo.
流水入花村杳杳,幽人對酒屋翛翛。
cǐ xiāng bù dé jūn tóng kè, yìng shì chūn lái gèng jì liáo.
此鄉不得君同客,應是春來更寂寥。
“流水入花村杳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