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插寒沙鐵未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箭插寒沙鐵未銷”全詩
碗藏秋冢金方出,箭插寒沙鐵未銷。
重見花開非舊賞,初聞麥秀是新謠。
幾時南作諸侯客,釃酒江亭看晚潮。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送梅侯赴錢塘》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梅侯赴錢塘》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只鶴隨著車子來到了朝廷,只剩下山和水,依然荒涼。碗藏在秋天的墳墓中,金子從方形的器皿中出現,箭矢插在寒冷的沙灘上,鐵未被消耗。再次看到花開,不再是過去的欣賞,初次聽到麥子的秀美,是一首新的歌謠。不知何時南下作為諸侯的客人,品嘗美酒,站在江亭上觀賞夕陽下的潮水。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離別的場景,詩人送別梅侯前往錢塘(現在的杭州)。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物象,表達了離別的凄涼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人以寥寥數語,展現了人生的變遷和時光的流轉,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明代詩歌的特點。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離別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結合,使詩詞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鳴。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剩山殘水”與“花開非舊賞”,以及“箭插寒沙鐵未銷”與“釃酒江亭看晚潮”,增強了詩詞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整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向往。這首詩詞既展示了明代詩歌的特點,又表達了人們對友情和美好未來的向往,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箭插寒沙鐵未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méi hóu fù qián táng
送梅侯赴錢塘
yī hè suí chē dào jùn cháo, shèng shān cán shuǐ shàng xiāo tiáo.
一鶴隨車到郡朝,剩山殘水尚蕭條。
wǎn cáng qiū zhǒng jīn fāng chū, jiàn chā hán shā tiě wèi xiāo.
碗藏秋冢金方出,箭插寒沙鐵未銷。
zhòng jiàn huā kāi fēi jiù shǎng, chū wén mài xiù shì xīn yáo.
重見花開非舊賞,初聞麥秀是新謠。
jǐ shí nán zuò zhū hóu kè, shāi jiǔ jiāng tíng kàn wǎn cháo.
幾時南作諸侯客,釃酒江亭看晚潮。
“箭插寒沙鐵未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