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頠出自吳女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頠出自吳女工”全詩
舞時偏向江渚宮,長袖拂起微有風。
觴催管促四座中,攬裾徘徊慘曲終,玉階夜寒零露濃。
¤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白頠詞(二首)》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頸詞(二首)》是明代詩人高啟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名叫白頸的吳族女子,她以其美麗的色彩和素樸的氣質而聞名。在舞蹈時,她傾向于朝著江渚宮的方向,長袖輕拂,微風拂面。觥籌交錯,管樂催促,四周的人們都被她的舞姿所吸引。她優雅地擺動裙擺,徘徊在舞臺上,悲傷的曲調終于結束。在寒冷的夜晚,玉階上的露水凝結成濃密的霜。
這首詩通過描繪白頸的舞姿和環境氛圍,表達了一種優雅、美麗和哀愁的情感。白頸的舞姿輕盈而動人,她的美麗和素樸使她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種悲傷和凄涼的氛圍,玉階上的露水象征著夜晚的寒冷和孤獨。
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展現了作者對美和情感的感悟。它既展示了舞蹈的藝術魅力,又傳達了一種深沉的情感體驗,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美和哀愁。
“白頠出自吳女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wěi cí èr shǒu
白頠詞(二首)
bái wěi chū zì wú nǚ gōng, zhe lái sè yǔ sù tǐ tóng.
白頠出自吳女工,著來色與素體同。
wǔ shí piān xiàng jiāng zhǔ gōng, cháng xiù fú qǐ wēi yǒu fēng.
舞時偏向江渚宮,長袖拂起微有風。
shāng cuī guǎn cù sì zuò zhōng, lǎn jū pái huái cǎn qū zhōng, yù jiē yè hán líng lù nóng.
觴催管促四座中,攬裾徘徊慘曲終,玉階夜寒零露濃。
¤
“白頠出自吳女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