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猶半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日猶半野”全詩
非因戀幽賞,聊欲散煩憂。
澄波魚棨夕,荒竹鳥吟秋。
不是愚溪上,胡為吾久留。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晚步游褚家竹亭》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步游褚家竹亭》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落日猶半野,閑來潭上游。
盡管太陽已經快要落山,我仍然在田野中漫步,閑暇時來到湖邊游玩。
非因戀幽賞,聊欲散煩憂。
我并非因為追求幽靜而來,只是想散散心中的煩憂。
澄波魚棨夕,荒竹鳥吟秋。
湖水平靜如鏡,魚兒在傍晚時分躍出水面,荒涼的竹林中傳來秋鳥的鳴叫聲。
不是愚溪上,胡為吾久留。
這并不是我愚溪上的景色,我為何久久停留在這里呢?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黃昏時分的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閑適和對煩憂的排遣。詩中的落日、潭水、竹林和鳥鳴等元素,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詩人以游玩的方式來放松自己,同時也表達了對煩憂的抵抗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愿望。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所處環境的陌生和不解,暗示了他對離開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明代詩歌的特點,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心靈的追求。
“落日猶半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bù yóu chǔ jiā zhú tíng
晚步游褚家竹亭
luò rì yóu bàn yě, xián lái tán shàng yóu.
落日猶半野,閑來潭上游。
fēi yīn liàn yōu shǎng, liáo yù sàn fán yōu.
非因戀幽賞,聊欲散煩憂。
chéng bō yú qǐ xī, huāng zhú niǎo yín qiū.
澄波魚棨夕,荒竹鳥吟秋。
bú shì yú xī shàng, hú wéi wú jiǔ liú.
不是愚溪上,胡為吾久留。
“落日猶半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