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闕五門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宮闕五門開”全詩
獨客自傷別,諸侯誰愛才。
關河千里去,宮闕五門開。
未肯輕齊虜,新從下土來。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送王稹赴大都(至正庚子作)》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稹赴大都(至正庚子作)》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王郎歌莫哀,且酌姑蘇臺。
王郎指的是王稹,他要離開故鄉前往大都(即北京),高啟勸他不要悲傷,而是應該暢懷歌唱,享受姑蘇臺的美酒。
獨客自傷別,諸侯誰愛才。
這里描繪了王稹離別時的孤獨和自我傷感,他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但不知道有哪位諸侯會欣賞他的才華。
關河千里去,宮闕五門開。
王稹要經過千里關河的旅程前往大都,而大都的宮闕五門為他敞開。
未肯輕齊虜,新從下土來。
這里表達了王稹不愿意輕易效忠外族(指蒙古族)的意愿,他寧愿從下土(指中國)來追隨。
這首詩詞通過送別王稹的場景,表達了高啟對他的鼓勵和祝福,同時也反映了明代時期士人的憂國憂民情懷。
“宮闕五門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zhěn fù dà dū zhì zhèng gēng zǐ zuò
送王稹赴大都(至正庚子作)
wáng láng gē mò āi, qiě zhuó gū sū tái.
王郎歌莫哀,且酌姑蘇臺。
dú kè zì shāng bié, zhū hóu shuí ài cái.
獨客自傷別,諸侯誰愛才。
guān hé qiān lǐ qù, gōng què wǔ mén kāi.
關河千里去,宮闕五門開。
wèi kěn qīng qí lǔ, xīn cóng xià tǔ lái.
未肯輕齊虜,新從下土來。
“宮闕五門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