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衣江動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浣衣江動月”全詩
浣衣江動月,系艇岸垂花。
行蟻如知路,歸鳧自識家。
一尊茅屋底,隨意答春華。
¤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郊墅雜賦(十六首)》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郊墅雜賦(十六首)》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幽事向誰夸,
孤吟對晚沙。
浣衣江動月,
系艇岸垂花。
行蟻如知路,
歸鳧自識家。
一尊茅屋底,
隨意答春華。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郊墅中的幽靜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自然的感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隨意態度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郊墅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首句“幽事向誰夸”,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孤獨和內心的苦悶之情。接著,“孤吟對晚沙”,描繪了詩人在黃昏時分獨自吟唱的情景,進一步強調了他的孤獨感。
下面兩句“浣衣江動月,系艇岸垂花”,通過描繪江水中洗衣的景象和岸邊垂下的花朵,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寧靜。這些景物與詩人的內心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他的孤獨和對自然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行蟻如知路,歸鳧自識家”,通過描寫螞蟻和鳧鳥的行為,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中小生物的敬佩之情。螞蟻能夠找到自己的路,鳧鳥能夠找到自己的家,這種自然的智慧使詩人感到敬畏。
最后兩句“一尊茅屋底,隨意答春華”,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由自在的態度。茅屋象征著樸素和自由,詩人希望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由自在地回應春天的美好。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對自然的敬畏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它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明代詩人高啟獨特的藝術風格。
“浣衣江動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shù zá fù shí liù shǒu
郊墅雜賦(十六首)
yōu shì xiàng shuí kuā, gū yín duì wǎn shā.
幽事向誰夸,孤吟對晚沙。
huàn yī jiāng dòng yuè, xì tǐng àn chuí huā.
浣衣江動月,系艇岸垂花。
xíng yǐ rú zhī lù, guī fú zì shí jiā.
行蟻如知路,歸鳧自識家。
yī zūn máo wū dǐ, suí yì dá chūn huá.
一尊茅屋底,隨意答春華。
¤
“浣衣江動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