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卷憐長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把卷憐長日”全詩
已償輸稅米,未覓賣文錢。
把卷憐長日,看花愧少年。
翛然閉門處,楊柳桔槔邊。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郊墅雜賦(十六首)》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郊墅雜賦(十六首)》是明代作家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居住的地方像是臨近叢林的宅邸,耕種的土地并非鄠杜的田園。已經償還了輸稅的米糧,卻還未找到賣文的錢財。拿起卷軸憐惜長日光陰,看著花兒感到自愧不如少年。靜靜地閉門處,楊柳樹和桔槔樹相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高啟的居住環境和內心感受。他的住所雖然不像鄠杜那樣的田園般寬廣,但也有一種臨近叢林的宅邸的感覺。他已經償還了應付稅款的米糧,但卻還沒有找到賣文作品的機會,缺乏經濟來源。他拿起卷軸,懷念著逝去的時光,看著盛開的花朵,感到自己與年輕人相比有所不及。他靜靜地閉門,享受著楊柳樹和桔槔樹相鄰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作者居住環境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現了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作者的居所雖然不富麗堂皇,但他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內心的感悟,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和對自身境遇的接受。他懷念過去的時光,感嘆自己與年輕人相比的不足,但并不沉溺于此,而是選擇靜靜地閉門,享受與自然相伴的寧靜。這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體現了作者對內心世界的獨立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把卷憐長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shù zá fù shí liù shǒu
郊墅雜賦(十六首)
jū shì lín qióng zhái, gēng fēi hù dù tián.
居似臨邛宅,耕非鄠杜田。
yǐ cháng shū shuì mǐ, wèi mì mài wén qián.
已償輸稅米,未覓賣文錢。
bǎ juǎn lián cháng rì, kàn huā kuì shào nián.
把卷憐長日,看花愧少年。
xiāo rán bì mén chù, yáng liǔ jié gāo biān.
翛然閉門處,楊柳桔槔邊。
“把卷憐長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