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苧翁家次近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桑苧翁家次近居”全詩
移門欲就山當榻,補屋唯防雨濕書。
貧為湖田長半沒,拙因世事本多疏。
當時亦有求名意,自喜年來漸已除。
¤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秋日江居寫懷(七首)》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江居寫懷(七首)》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桑苧翁家次近居,
人煙沙竹自成墟。
移門欲就山當榻,
補屋唯防雨濕書。
貧為湖田長半沒,
拙因世事本多疏。
當時亦有求名意,
自喜年來漸已除。
中文譯文:
桑苧翁家次近居,
人煙沙竹自成墟。
移門欲就山當榻,
補屋唯防雨濕書。
貧為湖田長半沒,
拙因世事本多疏。
當時亦有求名意,
自喜年來漸已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高啟秋日居住在江邊的景象,表達了他對自然環境和生活狀態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開頭,描述了高啟的住所靠近江邊,周圍有人煙,沙竹叢生,形成了一個小村莊。移動門戶,就可以看到山景,床榻就在山邊,修補房屋只是為了防止雨水濕透書籍。這些描寫展示了高啟淡泊名利,追求自然與寧靜的生活態度。
接下來,詩人提到自己貧窮的原因是湖泊淹沒了他的田地,而他的拙笨則是因為對世事的疏忽。這里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對自己能力的自省。
最后兩句表達了高啟曾經追求名利的心愿,但如今他已經漸漸放下了這種追求,對此感到欣慰和滿足。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環境和內心感受,表達了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名利的淡泊態度。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內心世界的反思,具有深刻的意境和哲理內涵。
“桑苧翁家次近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jiāng jū xiě huái qī shǒu
秋日江居寫懷(七首)
sāng zhù wēng jiā cì jìn jū, rén yān shā zhú zì chéng xū.
桑苧翁家次近居,人煙沙竹自成墟。
yí mén yù jiù shān dāng tà, bǔ wū wéi fáng yǔ shī shū.
移門欲就山當榻,補屋唯防雨濕書。
pín wèi hú tián zhǎng bàn méi, zhuō yīn shì shì běn duō shū.
貧為湖田長半沒,拙因世事本多疏。
dāng shí yì yǒu qiú míng yì, zì xǐ nián lái jiàn yǐ chú.
當時亦有求名意,自喜年來漸已除。
¤
“桑苧翁家次近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