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游鳳沼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游鳳沼傍”全詩
雞知壺水候,馬識火城光。
每載趨曹筆,時熏直省香。
邊書無一羽,冠蓋得翱翔。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贈張省郎》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張省郎》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漢署早為郎,
長游鳳沼傍。
雞知壺水候,
馬識火城光。
每載趨曹筆,
時熏直省香。
邊書無一羽,
冠蓋得翱翔。
詩意:
這首詩詞是高啟贈送給張省郎的作品。詩人以張省郎的官職為背景,描繪了他在漢署(指朝廷)早早成為郎官后,長時間在鳳沼(指官署附近的湖泊)附近游玩的情景。詩中還提到了雞知道壺中水的溫度,馬能夠辨認火城(指官署)的光亮,暗示了張省郎在官場中的聰明才智。每次張省郎前往朝廷,都會被朝廷的文書所感染,使得他的冠蓋上都彌漫著朝廷的香氣。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張省郎在邊疆工作時,沒有一封書信傳遞給他,但他的冠蓋卻能夠自由翱翔,暗示了他在官場中的自由和成功。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張省郎在官場中的聰明才智和成功,展現了明代官員的風采和抱負。詩人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意象,如雞知壺水候、馬識火城光,使得詩詞更加形象生動。詩中還融入了對朝廷的贊美,以及對張省郎在邊疆工作的肯定。整首詩詞既展示了張省郎的個人魅力,又表達了對明代官員的贊美和對官場生活的思考。
“長游鳳沼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zhāng shěng láng
贈張省郎
hàn shǔ zǎo wèi láng, zhǎng yóu fèng zhǎo bàng.
漢署早為郎,長游鳳沼傍。
jī zhī hú shuǐ hòu, mǎ shí huǒ chéng guāng.
雞知壺水候,馬識火城光。
měi zài qū cáo bǐ, shí xūn zhí shěng xiāng.
每載趨曹筆,時熏直省香。
biān shū wú yī yǔ, guān gài dé áo xiáng.
邊書無一羽,冠蓋得翱翔。
“長游鳳沼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