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仿佛江南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波仿佛江南意”全詩
煙波仿佛江南意,風柳依稀峽外天。
釣艇歸時風動葦,僧鐘起處日沉煙。
觀圖忽起滄洲想,身墮黃塵又幾年。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江上晚眺圖》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上晚眺圖》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發青山斷雁邊,
渚宮樓閣暮云連。
煙波仿佛江南意,
風柳依稀峽外天。
釣艇歸時風動葦,
僧鐘起處日沉煙。
觀圖忽起滄洲想,
身墮黃塵又幾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江上晚眺時的景象和內心感受。詩中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青山、斷雁、渚宮樓閣、煙波、風柳等元素,表達了作者對江南風景的思念和向往。詩人通過描繪江上的景色,喚起了他對江南的回憶和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線索,通過描繪江上的景色,展現了作者對江南風景的喜愛和思念之情。詩中的青山、斷雁、渚宮樓閣等形象,使人感受到江南的美麗和寧靜。煙波仿佛江南意,風柳依稀峽外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江南的意境相融合,給人以美好的聯想和遐想。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釣艇歸時風動葦、僧鐘起處日沉煙等景象,表達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觀圖忽起滄洲想,身墮黃塵又幾年,詩人在觀賞圖畫時,突然產生了對滄洲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這種對時光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使詩中的景物更具意境和深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江上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江南風景的向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給人以美好的聯想和深刻的感悟。
“煙波仿佛江南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àng wǎn tiào tú
江上晚眺圖
yī fà qīng shān duàn yàn biān, zhǔ gōng lóu gé mù yún lián.
一發青山斷雁邊,渚宮樓閣暮云連。
yān bō fǎng fú jiāng nán yì, fēng liǔ yī xī xiá wài tiān.
煙波仿佛江南意,風柳依稀峽外天。
diào tǐng guī shí fēng dòng wěi, sēng zhōng qǐ chù rì chén yān.
釣艇歸時風動葦,僧鐘起處日沉煙。
guān tú hū qǐ cāng zhōu xiǎng, shēn duò huáng chén yòu jǐ nián.
觀圖忽起滄洲想,身墮黃塵又幾年。
“煙波仿佛江南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