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談縱合暮衡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談縱合暮衡連”全詩
天如早為生民計,各與城南二頃田。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讀史十首 儀秦》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史十首 儀秦》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歷史上的兩位英雄人物,他們以智慧和權謀統治了七個國家,白天他們進行政治談論,晚上他們進行權衡和決策。詩中還提到了天意和人民的關系,認為天早已為人民的生計做好了安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土地。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二子全操七國權,
朝談縱合暮衡連。
天如早為生民計,
各與城南二頃田。
詩詞的意境表達了歷史上權謀之士的智慧和才能。他們能夠在政治談判中靈活應對,同時也能夠在權衡利弊時做出明智的決策。詩中提到的天意和人民的關系,表達了一種宿命論的思想,認為天早已為人民的生計做好了安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土地。這種思想在古代中國文化中比較常見,強調了人與天的關系以及人的命運。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歷史上權謀之士的智慧和才能,同時也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對天命和命運的思考。它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復雜的思想,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朝談縱合暮衡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ǐ shí shǒu yí qín
讀史十首 儀秦
èr zi quán cāo qī guó quán, cháo tán zòng hé mù héng lián.
二子全操七國權,朝談縱合暮衡連。
tiān rú zǎo wéi shēng mín jì, gè yǔ chéng nán èr qǐng tián.
天如早為生民計,各與城南二頃田。
“朝談縱合暮衡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