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歸到孝王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得歸到孝王臺”全詩
洛陽東風遠尋我,水波參折馮陵來。
可憐難問洛陽事,念我邑墓有余哀。
漢兒辮發益胡軍,望望都門何日開。
勤王之師巿肯發,怒飚激起無摧頹。
黃河高浪大岯山,金賊欲遁不得回。
吳檣楚柁日千里,太府有粟寧待催。
朝廷號令必偃物,我得歸到孝王臺。
分類:
《旅次大風》晁說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旅次大風》是一首宋代晁說之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所遭遇的困境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第一句“臘尾春頭難作客,借書數帙共徘徊”表達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天旅行,難以找到安身之處,只能借書打發時間。這句詩意呼應了旅途中的孤寂和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洛陽東風遠尋我,水波參折馮陵來”描繪了作者在洛陽等待東風的到來,希望能夠順利繼續旅行。這里的馮陵指的是洛陽的一座山,水波參折則是形容洛陽的河流波浪起伏。
詩的下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洛陽的思念和對國家局勢的擔憂。作者感嘆自己無法得知洛陽的近況,同時念及墓地中親人的悲傷。他還提到了漢人辮發益胡軍的情況,暗示了外族勢力的威脅。作者期待著都門的開啟,希望能夠看到勤王之師的出發,振奮士氣,重振國家的雄風。
最后兩句“黃河高浪大岯山,金賊欲遁不得回。吳檣楚柁日千里,太府有粟寧待催。”描繪了黃河波濤洶涌,金賊欲逃卻無路可退。吳檣和楚柁分別指的是江南和楚地的船只,暗示了南方的糧食豐收,等待著國家的召喚。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旅途中的困境和對家鄉的思念,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國家復興的期望。
“我得歸到孝王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cì dà fēng
旅次大風
là wěi chūn tóu nán zuò kè, jiè shū shù zhì gòng pái huái.
臘尾春頭難作客,借書數帙共徘徊。
luò yáng dōng fēng yuǎn xún wǒ, shuǐ bō cān zhé féng líng lái.
洛陽東風遠尋我,水波參折馮陵來。
kě lián nán wèn luò yáng shì, niàn wǒ yì mù yǒu yú āi.
可憐難問洛陽事,念我邑墓有余哀。
hàn ér biàn fā yì hú jūn, wàng wàng dū mén hé rì kāi.
漢兒辮發益胡軍,望望都門何日開。
qín wáng zhī shī fú kěn fā, nù biāo jī qǐ wú cuī tuí.
勤王之師巿肯發,怒飚激起無摧頹。
huáng hé gāo làng dà pí shān, jīn zéi yù dùn bù dé huí.
黃河高浪大岯山,金賊欲遁不得回。
wú qiáng chǔ duò rì qiān lǐ, tài fǔ yǒu sù níng dài cuī.
吳檣楚柁日千里,太府有粟寧待催。
cháo tíng hào lìng bì yǎn wù, wǒ dé guī dào xiào wáng tái.
朝廷號令必偃物,我得歸到孝王臺。
“我得歸到孝王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