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謠頌流圁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六年謠頌流圁落”全詩
將軍父子重儒術,坐有綠衣人則休。
六年謠頌流圁落,臥使雕山添岝崿。
看山飲水無一事,日俸歲饑欣自若。
匹馬飄飄朝九天,晚交送別亦潸然。
煩君去路望嵩少,猿鶴相思端可憐。
分類:
《送知府張路鈐還闕》晁說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知府張路鈐還闕》是宋代晁說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橐戈未肯下靈州,
白馬將軍今白頭。
將軍父子重儒術,
坐有綠衣人則休。
這首詩詞以送知府張路鈐返回京城為題材,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詩的開頭描述了張路鈐在靈州(古代西北地區)的戰場上,他不愿放下手中的橐戈(指戰爭之意),表現出他的忠誠和勇敢。接著,詩人提到張路鈐如今已經年老,白發蒼蒼,但他仍然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將軍。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張路鈐和他的父親都是重視儒術的人,他們非常注重學問和修養。然而,當他們身邊有一位穿著綠衣服的人時,他們會停止一切活動,表示對這位綠衣人的尊敬。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張路鈐在靈州任職六年期間,他的才能和品德備受贊譽,他的統治使得流亡的文人得以安居樂業。即使他在靈州的地勢崎嶇,也能使得山勢更加雄偉壯觀。他看山飲水,沒有一點煩惱,即使在俸祿不足以應對年年饑荒的情況下,他依然樂觀自若。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張路鈐的深情告別。他形容張路鈐騎著馬兒,飄飄然向著九天而去,這既是對他的贊美,也是對他的祝福。晚上與他告別時,詩人也感到悲傷。他希望張路鈐一路順風,早日返回嵩山少林寺(張路鈐的家鄉),表達了他們之間的相思之情,同時也表現出對張路鈐的憐憫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張路鈐的贊美和思念,展現了他的忠誠、勇敢和儒雅的品質,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六年謠頌流圁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ī fǔ zhāng lù qián hái quē
送知府張路鈐還闕
tuó gē wèi kěn xià líng zhōu, bái mǎ jiāng jūn jīn bái tóu.
橐戈未肯下靈州,白馬將軍今白頭。
jiāng jūn fù zǐ zhòng rú shù, zuò yǒu lǜ yī rén zé xiū.
將軍父子重儒術,坐有綠衣人則休。
liù nián yáo sòng liú yín luò, wò shǐ diāo shān tiān zuò è.
六年謠頌流圁落,臥使雕山添岝崿。
kàn shān yǐn shuǐ wú yī shì, rì fèng suì jī xīn zì ruò.
看山飲水無一事,日俸歲饑欣自若。
pǐ mǎ piāo piāo cháo jiǔ tiān, wǎn jiāo sòng bié yì shān rán.
匹馬飄飄朝九天,晚交送別亦潸然。
fán jūn qù lù wàng sōng shǎo, yuán hè xiāng sī duān kě lián.
煩君去路望嵩少,猿鶴相思端可憐。
“六年謠頌流圁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