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枯來失夜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滄海枯來失夜光”全詩
可憐憔悴蒼顏客,曾是呻吟黃卷郎。
分類:
《予三十年前為宿州教授今涂次見諸生一二人》晁說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予三十年前為宿州教授今涂次見諸生一二人》是宋代晁說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曾三十年前在宿州擔任教授,今天涂次見到一兩個學生。
滄海已經干涸,失去了夜光;
泰山已經遠去,誤了朝陽。
可憐的我,憔悴蒼顏的客人,
曾經是黃卷郎,呻吟著苦讀經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歲月變遷的感慨。作者回憶起三十年前在宿州擔任教授的時光,如今再次見到一兩個學生,他感嘆滄海已經干涸,失去了夜光,泰山已經遠去,誤了朝陽。這些象征著光明和希望的事物都已經逝去,給作者帶來了悲傷和迷茫。作者自稱憔悴蒼顏的客人,曾經是黃卷郎,呻吟著苦讀經書,表達了他曾經的學者身份和對學問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滄海、泰山的比喻,以及對自身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滄海干涸和泰山遠去象征著光明和希望的消失,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作者自稱憔悴蒼顏的客人,曾經是黃卷郎,呻吟著苦讀經書,表達了他曾經的學者身份和對學問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同時,這首詩詞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于光陰流轉和人生短暫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
“滄海枯來失夜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sān shí nián qián wèi sù zhōu jiào shòu jīn tú cì jiàn zhū shēng yī èr rén
予三十年前為宿州教授今涂次見諸生一二人
cāng hǎi kū lái shī yè guāng, tài shān zǒu qù wù zhāo yáng.
滄海枯來失夜光,泰山走去誤朝陽。
kě lián qiáo cuì cāng yán kè, céng shì shēn yín huáng juǎn láng.
可憐憔悴蒼顏客,曾是呻吟黃卷郎。
“滄海枯來失夜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