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盡爐灰淚滿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畫盡爐灰淚滿衣”全詩
大羹味薄牲牷潔,至樂聲和鳳鳥飛。
黃道月斜風細細,紫壇天曉露霏霏。
可憐此夜商山客,畫盡爐灰淚滿衣。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南郊大禮詩》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郊大禮詩》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南郊大典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禮儀的重視和對和諧美好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嚴配郊兵展教思,質文參酌禮無違。
大羹味薄牲牷潔,至樂聲和鳳鳥飛。
黃道月斜風細細,紫壇天曉露霏霏。
可憐此夜商山客,畫盡爐灰淚滿衣。
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南郊大典展開。南郊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也是重要的禮儀場所。詩中提到了嚴肅的配備的郊兵,展示了對禮儀的莊重態度。作者強調了禮儀的重要性,認為參與大典的人們應該以文化為基礎,參照古代的典章制度,不違背禮儀的原則。
詩中還描繪了大典上的盛宴,大羹味薄,牲牷潔凈,表達了對于禮儀細節的關注。至樂聲和鳳鳥飛的描寫,展示了大典的喜慶和熱鬧氛圍。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黃道月斜、風細細、紫壇天曉露霏霏的景象,表達了清晨的寧靜和祥和。然而,作者在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商山客人的同情,形容他們在大典結束后,爐灰冷盡,淚水滿衣,暗示了他們離別的悲傷和對美好時光的留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南郊大典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禮儀的重視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展示了對離別的傷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畫盡爐灰淚滿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jiāo dà lǐ shī
南郊大禮詩
yán pèi jiāo bīng zhǎn jiào sī, zhì wén cān zhuó lǐ wú wéi.
嚴配郊兵展教思,質文參酌禮無違。
dà gēng wèi báo shēng quán jié, zhì yuè shēng hé fèng niǎo fēi.
大羹味薄牲牷潔,至樂聲和鳳鳥飛。
huáng dào yuè xié fēng xì xì, zǐ tán tiān xiǎo lù fēi fēi.
黃道月斜風細細,紫壇天曉露霏霏。
kě lián cǐ yè shāng shān kè, huà jǐn lú huī lèi mǎn yī.
可憐此夜商山客,畫盡爐灰淚滿衣。
“畫盡爐灰淚滿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