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遭逢如未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載遭逢如未替”全詩
作賦有時悲鵬鳥,殺身無路學犧牛。
非才豈合居臺閣,歸夢徒勞近冕旒。
千載遭逢如未替,此身重見帝王州。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南郊大禮詩》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郊大禮詩》是宋代文學家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多年來未能參與祭祀圜丘的心情,以及他在謫居他鄉時與親人分別的感嘆。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無法得到重用的悲憤之情,以及他對犧牲自己的機會和努力感到無奈的心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年來不見祀圜丘,
多年來未能參與祭祀圜丘,
謫宦攜親嘆白頭。
被貶謫宦,帶著親人一同嘆息白發蒼蒼。
作賦有時悲鵬鳥,
寫作賦詩時,有時感到悲傷如鵬鳥,
殺身無路學犧牛。
無法自處,只能像犧牲的牛一樣無路可走。
非才豈合居臺閣,
才華不被重用,怎能居于朝廷高位,
歸夢徒勞近冕旒。
回歸夢想只是徒勞,離近皇帝的寶座也只是一種幻想。
千載遭逢如未替,
千載之久的遭遇如同未替代,
此身重見帝王州。
這個身體再次重返帝王的領地。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被埋沒、無法得到重用的悲憤之情。他感嘆自己多年來未能參與祭祀圜丘,這是一種對傳統儀式和榮耀的渴望。作者還通過比喻,將自己的處境與鵬鳥和犧牛相比,表達了自己無法施展才華、無路可走的無奈之情。他對自己的才華和夢想感到無助,認為自己的努力只是徒勞,無法接近權力和榮耀。最后,作者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希望自己能夠重返帝王的領地,得到應有的認可和機會。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真實地反映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無奈。王禹偁作為一位文學家,對自己才華的被埋沒和無法得到重用感到痛苦和失望。他通過詩詞表達了自己對傳統儀式和權力的向往,以及對自己才華被忽視的不滿。這種情感的真實性和深度使得這首詩詞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引起讀者對作者命運的思考和同情。同時,詩詞中運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增強了表達的力度和形象感,使得詩詞更加生動和具體。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王禹偁對自己命運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
“千載遭逢如未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jiāo dà lǐ shī
南郊大禮詩
nián lái bú jiàn sì yuán qiū, zhé huàn xié qīn tàn bái tóu.
年來不見祀圜丘,謫宦攜親嘆白頭。
zuò fù yǒu shí bēi péng niǎo, shā shēn wú lù xué xī niú.
作賦有時悲鵬鳥,殺身無路學犧牛。
fēi cái qǐ hé jū tái gé, guī mèng tú láo jìn miǎn liú.
非才豈合居臺閣,歸夢徒勞近冕旒。
qiān zǎi zāo féng rú wèi tì, cǐ shēn zhòng jiàn dì wáng zhōu.
千載遭逢如未替,此身重見帝王州。
“千載遭逢如未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