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馬趁朝長後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借馬趁朝長後到”全詩
借馬趁朝長後到,問人求米盡難憑。
僮教罷藥朝無酒,兒廢看書夜絕燈。
除卻金章在腰下,其余滋味一如僧。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幕次閑吟》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幕次閑吟》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文章曾受帝褒稱,
幕次孤吟冷似冰。
借馬趁朝長後到,
問人求米盡難憑。
僮教罷藥朝無酒,
兒廢看書夜絕燈。
除卻金章在腰下,
其余滋味一如僧。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官員的生活場景和內心感受。詩人王禹偁曾受到皇帝的贊揚,但現在他只能在幕府中獨自吟唱,感到孤寂冷清。他借馬趕往朝廷,但即使他向別人求米,也很難得到幫助。他的仆人告訴他朝廷已經沒有酒了,他的兒子也因為看書而熬夜,燈火已經熄滅。除了身上佩戴的金章外,他的生活與一位僧人并無二致。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官員的生活境遇,表達了王禹偁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詩中的幕次孤吟和冷似冰形象地表現了他在官場中的孤立和冷落感。他的求助無門和家庭的冷清也進一步強調了他的困境。最后,詩人通過對金章和僧人的對比,表達了他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認為除了這些外在的榮譽,生活并沒有太多的滋味。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王禹偁內心的情感和對官場生活的思考。它反映了宋代士人在官場中的困境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借馬趁朝長後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cì xián yín
幕次閑吟
wén zhāng céng shòu dì bāo chēng, mù cì gū yín lěng shì bīng.
文章曾受帝褒稱,幕次孤吟冷似冰。
jiè mǎ chèn cháo zhǎng hòu dào, wèn rén qiú mǐ jǐn nán píng.
借馬趁朝長後到,問人求米盡難憑。
tóng jiào bà yào cháo wú jiǔ, ér fèi kàn shū yè jué dēng.
僮教罷藥朝無酒,兒廢看書夜絕燈。
chú què jīn zhāng zài yāo xià, qí yú zī wèi yī rú sēng.
除卻金章在腰下,其余滋味一如僧。
“借馬趁朝長後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