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落盡無蜂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朝落盡無蜂蝶”全詩
明朝落盡無蜂蝶,冷暖人情我最知。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和仲咸杏花三絕句》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仲咸杏花三絕句》是宋代詩人王禹偁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要說商山的季節變幻無常,清晨時分,簾外的樹枝依然空空蕩蕩。明天到來時,杏花將全部凋謝,不再有蜜蜂和蝴蝶飛舞。冷暖人情,我最為了解。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杏花的凋謝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情冷暖的感慨。詩中的商山是一個象征性的地方,代表著季節的變化。詩人通過描繪清晨時分簾外空空的樹枝,表達了杏花已經凋謝的景象。他預示著明天杏花將全部凋謝,不再有蜜蜂和蝴蝶飛舞,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人情冷暖的洞察和了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杏花凋謝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情冷暖的感慨。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商山的節候與簾外的樹枝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杏花的凋謝。詩中的明朝落盡無蜂蝶,給人以寂寥和凄涼之感,同時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人情的洞察和自省,顯示出他對人世間冷暖的深刻理解。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明朝落盡無蜂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òng xián xìng huā sān jué jù
和仲咸杏花三絕句
mò dào shāng shān jié hòu xī, xiǎo lái lián wài bàn kōng zhī.
莫道商山節候犀,曉來簾外半空枝。
míng cháo luò jǐn wú fēng dié, lěng nuǎn rén qíng wǒ zuì zhī.
明朝落盡無蜂蝶,冷暖人情我最知。
“明朝落盡無蜂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