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罇何必勞人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酒罇何必勞人勸”全詩
才聞鶯囀夸楊柳,已被蟬聲哭牡丹。
壯志休磨三尺劍,白頭誰藉兩梁冠。
酒罇何必勞人勸,且折余花更盡歡。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暮春》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春》是一首宋代王禹偁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即將結束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
詩中的第一句“索寞紅芳又一年”意味著紅花又一年孤獨地開放,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孤獨的感覺。接著,詩人提到“老郎空解惜春殘”,表達了對春天即將結束的無奈和惋惜之情。
下一句“才聞鶯囀夸楊柳,已被蟬聲哭牡丹”通過對鶯鳥和蟬蟲的描繪,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短暫。鶯鳥歌唱贊美楊柳,而蟬蟲的鳴叫則似乎在為即將凋謝的牡丹悲嘆。
接下來的兩句“壯志休磨三尺劍,白頭誰藉兩梁冠”表達了詩人對年華逝去和壯志未酬的感慨。詩人意味著他已經不再年輕,不再有追求壯志的動力,而世事變遷,白發之人又有誰能夠承擔起國家的重任呢?
最后兩句“酒罇何必勞人勸,且折余花更盡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態度。他認為人生短暫,不必過于勞累和憂慮,應該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盡情享受。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結束和生命的短暫,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的感慨,同時呼吁人們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
“酒罇何必勞人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chūn
暮春
suǒ mò hóng fāng yòu yī nián, lǎo láng kōng jiě xī chūn cán.
索寞紅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殘。
cái wén yīng zhuàn kuā yáng liǔ, yǐ bèi chán shēng kū mǔ dān.
才聞鶯囀夸楊柳,已被蟬聲哭牡丹。
zhuàng zhì xiū mó sān chǐ jiàn, bái tóu shuí jí liǎng liáng guān.
壯志休磨三尺劍,白頭誰藉兩梁冠。
jiǔ zūn hé bì láo rén quàn, qiě zhé yú huā gèng jìn huān.
酒罇何必勞人勸,且折余花更盡歡。
“酒罇何必勞人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