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館清銜慶北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史館清銜慶北堂”全詩
翰林貴族夸東榻,史館清銜慶北堂。
別酒正逢寒菊綻,歸舟應見早梅香。
拾遺健羨吟詩送,莫笑蹉跎兩鬢霜。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送史館學士楊億閩中迎侍》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史館學士楊億閩中迎侍》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別史館學士楊億,他去閩中擔任官職。他的才名已經超過了歐陽修。他是翰林貴族,被人夸贊在東榻上的才華。他的職位是史館清銜,慶賀北堂。我們在別酒時,正值寒菊盛開,當他回舟歸來時,應該能看到早梅的芬芳。我這位拾遺健羨的人,以吟詩的方式送別他,不要嘲笑我兩鬢上的霜雪。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禹偁送別史館學士楊億的作品。詩人表達了對楊億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羨慕之情。楊億才華出眾,官職高于歐陽修,被譽為翰林貴族。他的離去讓詩人感到惋惜,但也希望他能在閩中有所成就。詩人以寒菊和早梅作為象征,寓意著離別和重逢的情感。最后,詩人自嘲自己已經年老,但仍然保持著對文學的熱愛和才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楊億的送別和祝福之情。詩人通過對楊億才華和官職的贊美,展現了他在文學界的地位和成就。寒菊和早梅的描繪,增添了離別和重逢的情感色彩,使整首詩詞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鳴。最后,詩人以自嘲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年老的心境,但也表達了對文學的堅持和熱愛。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史館清銜慶北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ǐ guǎn xué shì yáng yì mǐn zhōng yíng shì
送史館學士楊億閩中迎侍
yíng shì mǐn chuān qù lù cháng, cái míng guān zhí guò ōu yáng.
迎侍閩川去路長,才名官職過歐陽。
hàn lín guì zú kuā dōng tà, shǐ guǎn qīng xián qìng běi táng.
翰林貴族夸東榻,史館清銜慶北堂。
bié jiǔ zhèng féng hán jú zhàn, guī zhōu yīng jiàn zǎo méi xiāng.
別酒正逢寒菊綻,歸舟應見早梅香。
shí yí jiàn xiàn yín shī sòng, mò xiào cuō tuó liǎng bìn shuāng.
拾遺健羨吟詩送,莫笑蹉跎兩鬢霜。
“史館清銜慶北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