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市妓翻輕蒨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河市妓翻輕蒨袖”全詩
乳牛引犢精神健,野叟攜孫鬢發衰。
河市妓翻輕蒨袖,社筵人插小紅旗。
憑誰畫取村田樂,盡使憂民圣主知。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次韻和丁學士途中偶作》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丁學士途中偶作》是宋代王禹偁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淮海豐登接帝畿,
家家耕破舊荒陂。
乳牛引犢精神健,
野叟攜孫鬢發衰。
河市妓翻輕蒨袖,
社筵人插小紅旗。
憑誰畫取村田樂,
盡使憂民圣主知。
譯文:
淮海之地豐收連綿,接近帝王的領地。
每家每戶都在耕種著破舊的荒地。
乳牛引著小犢,精神飽滿健壯,
野老攜著孫子,頭發已經花白。
河邊的妓女輕輕拂起袖子,
在社會宴會上,人們插上小紅旗。
誰能畫出鄉村的歡樂景象,
讓擔憂的君主了解百姓的苦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農村生活為主題,展現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特點和現象。詩人通過對農田豐收和農民勞作的描繪,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美和對豐收的喜悅之情。同時,詩中也描繪了鄉村中老人和孩子的情景,展現了代代相傳的家庭關系和鄉村的寧靜景象。
詩的后半部分則轉向社會現實,通過描述河市的妓女和社會宴會上的小紅旗,暗示了社會風氣的腐敗和虛浮。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和對君主的期望,希望能有人能夠真正理解百姓的疾苦,并為他們創造一個幸福的鄉村生活。
這首詩詞通過對農村生活和社會現實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同時也表達了對君主的期望和對社會的批判。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現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特點和詩人的思考。
“河市妓翻輕蒨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dīng xué shì tú zhōng ǒu zuò
次韻和丁學士途中偶作
huái hǎi fēng dēng jiē dì jī, jiā jiā gēng pò jiù huāng bēi.
淮海豐登接帝畿,家家耕破舊荒陂。
rǔ niú yǐn dú jīng shén jiàn, yě sǒu xié sūn bìn fà shuāi.
乳牛引犢精神健,野叟攜孫鬢發衰。
hé shì jì fān qīng qiàn xiù, shè yán rén chā xiǎo hóng qí.
河市妓翻輕蒨袖,社筵人插小紅旗。
píng shuí huà qǔ cūn tián lè, jǐn shǐ yōu mín shèng zhǔ zhī.
憑誰畫取村田樂,盡使憂民圣主知。
“河市妓翻輕蒨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