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於遷客曾如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商於遷客曾如此”全詩
青霄路在何難到,白雪才高豈易酬。
幾處讀碑尋野逕,共誰沽酒上高樓。
商於遷客曾如此,系滯空思十二旒。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次韻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夏課詩成又旅游,離離秦樹葉驚秋。
在夏天完成了寫詩的功課后,我又踏上了旅途,離開了家鄉。秋天的秦樹葉子紛紛落下,給人一種驚秋的感覺。
青霄路在何難到,白雪才高豈易酬。
青霄之路,為何如此艱難?才華出眾的人,豈能輕易得到回報呢?
幾處讀碑尋野逕,共誰沽酒上高樓。
我在幾個地方讀碑,尋找著僻靜的小徑,與誰一同品味美酒,登上高樓。
商於遷客曾如此,系滯空思十二旒。
商於遷客,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被困在空曠的地方,思念著家鄉的十二旗幟。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夏天完成詩作后的旅行心情。他離開家鄉,踏上了青霄之路,但卻發現這條路并不容易。他在旅途中尋找著僻靜的小徑,與伙伴一同品味美酒,登上高樓。詩人通過描繪自己的旅行經歷,表達了對才華難以得到回報的思考,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旅行者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
“商於遷客曾如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zhòng xián sòng chí xiù cái xī yóu
次韻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
xià kè shī chéng yòu lǚ yóu, lí lí qín shù yè jīng qiū.
夏課詩成又旅游,離離秦樹葉驚秋。
qīng xiāo lù zài hé nán dào, bái xuě cái gāo qǐ yì chóu.
青霄路在何難到,白雪才高豈易酬。
jǐ chù dú bēi xún yě jìng, gòng shuí gū jiǔ shàng gāo lóu.
幾處讀碑尋野逕,共誰沽酒上高樓。
shāng yú qiān kè céng rú cǐ, xì zhì kōng sī shí èr liú.
商於遷客曾如此,系滯空思十二旒。
“商於遷客曾如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