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歸程如有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月歸程如有暇”全詩
留守開筵親舉白,故人垂淚看焚黃。
重尋泉石應多感,旋插松楸未著行。
一月歸程如有暇,云間時到讀書房。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送密直溫學士西京遷葬》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密直溫學士西京遷葬》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錦衣西去道何光,
卜葬伊川舊釣鄉。
留守開筵親舉白,
故人垂淚看焚黃。
這首詩詞描述了王禹偁送別密直溫學士西京遷葬的情景。詩中提到了學士身著錦衣西行的場景,表達了對學士離去的惋惜之情。學士選擇在伊川這個他曾經釣魚的故鄉安葬,顯示了他對故土的深厚感情。
詩中還描繪了留守的人們為學士舉行的送別宴會,親自舉起白酒敬酒,表達了對學士的敬重和懷念之情。而故人們則在一旁垂淚,目送學士的靈柩被焚化,表達了對學士的深深思念和悲痛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王禹偁對學士離去的感慨。他表示重回伊川,看到了曾經的泉水和石頭,心中充滿了感慨之情。他還提到自己插下的松楸樹,尚未扎根,暗示了他對學士離去的不舍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王禹偁希望有機會在一個月內回程,到云間的讀書房,繼續研讀書籍的愿望。這也表明了他對學術的熱愛和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送別學士的場景,表達了對學士的懷念和不舍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故土和學術的熱愛和追求。
“一月歸程如有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mì zhí wēn xué shì xī jīng qiān zàng
送密直溫學士西京遷葬
jǐn yī xī qù dào hé guāng, bo zàng yī chuān jiù diào xiāng.
錦衣西去道何光,卜葬伊川舊釣鄉。
liú shǒu kāi yán qīn jǔ bái, gù rén chuí lèi kàn fén huáng.
留守開筵親舉白,故人垂淚看焚黃。
zhòng xún quán shí yīng duō gǎn, xuán chā sōng qiū wèi zhe xíng.
重尋泉石應多感,旋插松楸未著行。
yī yuè guī chéng rú yǒu xiá, yún jiān shí dào dú shū fáng.
一月歸程如有暇,云間時到讀書房。
“一月歸程如有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