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羨此行歌袴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羨此行歌袴襦”全詩
別來墳墓有宿草,歸去田園多綠蕪。
銀印莫羞雙鬢白,錦衣兼照兩轓朱。
西垣衰病無憀客,空羨此行歌袴襦。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送譚殿院之任南陽》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譚殿院之任南陽》是宋代王禹偁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離別時的情景和對南陽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大致人生樂故居,
山川況復漢南都。
別來墳墓有宿草,
歸去田園多綠蕪。
銀印莫羞雙鬢白,
錦衣兼照兩轓朱。
西垣衰病無憀客,
空羨此行歌袴襦。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離別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王禹偁在詩中描述了自己離開故鄉的心情,他認為人生最快樂的地方是故鄉,而南陽的山川景色更是美不勝收。然而,當他離開故鄉時,他看到了墳墓上長滿了野草,而他即將回去的田園卻長滿了綠蕪,這讓他感到心痛和思念。
詩中還描繪了詩人自己的身體狀況。他的雙鬢已經白發蒼蒼,但他并不羞愧,反而以銀印和錦衣來照映自己的形象。這表明他雖然年老,但仍然保持著自尊和自豪。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說自己的西垣已經衰敗,沒有了歡樂的客人,而他羨慕起自己即將踏上的旅途,唱著歌曲,穿著袴襦,心情愉快。
這首詩詞通過對離別和思鄉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對未來旅途的期待,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
“空羨此行歌袴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án diàn yuàn zhī rèn nán yáng
送譚殿院之任南陽
dà dǐ rén shēng lè gù jū, shān chuān kuàng fù hàn nán dōu.
大抵人生樂故居,山川況復漢南都。
bié lái fén mù yǒu sù cǎo, guī qù tián yuán duō lǜ wú.
別來墳墓有宿草,歸去田園多綠蕪。
yín yìn mò xiū shuāng bìn bái, jǐn yī jiān zhào liǎng fān zhū.
銀印莫羞雙鬢白,錦衣兼照兩轓朱。
xī yuán shuāi bìng wú liáo kè, kōng xiàn cǐ xíng gē kù rú.
西垣衰病無憀客,空羨此行歌袴襦。
“空羨此行歌袴襦”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