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路花枝采折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路花枝采折多”全詩
隨風蝴蝶顛狂甚,當路花枝采折多。
絳節參差抽苦筍,翠鈿狼籍撒圓荷。
湖山滿眼不休去,空羨漁翁雨一蓑。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春晚游太和宮》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晚游太和宮》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晚上游覽太和宮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悅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詩中描述了數里新萍夾岸莎的景色,這里指的是河岸邊新生的浮萍和莎草。春天來臨時,作者乘興宿煙蘿,意味著作者在夜晚游覽太和宮,欣賞著春天的美景。
詩中提到了隨風飛舞的蝴蝶,形容它們的飛舞非常狂躁。當路上的花枝采折多,說明路邊的花朵很多,引誘著人們采摘。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絳節參差抽苦筍和翠鈿狼籍撒圓荷。絳節是指紅色的筍節,參差不齊地冒出來,而翠鈿則指翠綠色的荷葉。這里描繪了春天萬物生長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眼前湖山的美景,他不愿離開。空羨漁翁雨一蓑,意味著作者羨慕著在雨中打漁的漁翁,他們只需一件蓑衣就能享受自然的美好。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夜晚游覽太和宮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展示了春天的生機和美麗。
“當路花枝采折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wǎn yóu tài hé gōng
春晚游太和宮
shù lǐ xīn píng jiā àn shā, chūn lái chéng xìng sù yān luó.
數里新萍夾岸莎,春來乘興宿煙蘿。
suí fēng hú dié diān kuáng shén, dāng lù huā zhī cǎi zhé duō.
隨風蝴蝶顛狂甚,當路花枝采折多。
jiàng jié cēn cī chōu kǔ sǔn, cuì diàn láng jí sā yuán hé.
絳節參差抽苦筍,翠鈿狼籍撒圓荷。
hú shān mǎn yǎn bù xiū qù, kōng xiàn yú wēng yǔ yī suō.
湖山滿眼不休去,空羨漁翁雨一蓑。
“當路花枝采折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