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得官三品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子得官三品祿”全詩
朝請罷來頻期笏,田園歸去只攜琴。
焚香靜院當山色,曬藥空庭避竹陰。
一子得官三品祿,未饒疏傅有黃金。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賀將作孔監致仕》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賀將作孔監致仕》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泣辭明主掛冠簪,
便約幽云老舊林。
朝請罷來頻期笏,
田園歸去只攜琴。
這首詩詞以賀將作孔監致仕為題,描繪了一個將領辭去官職后返鄉的情景。詩人王禹偁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詩的開頭,詩人泣別明主,掛下官帽和簪子,意味著他辭去了在朝廷中的職位。接著,他約定了在幽靜的云林老林中與友人相聚。這里的幽云老舊林象征著寧靜和遙遠的鄉村。
第三、四句描述了詩人辭去官職后,頻繁地去朝廷請罷,佩戴笏板,表示他仍然與朝廷有所聯系。然而,他內心已經決定回歸田園生活,只帶著琴回家。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描述了他在山色如畫的靜院中焚香,曬藥,避開竹陰。這里的靜院和山色代表了寧靜和美麗的田園生活,而焚香、曬藥則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詩人提到他的兒子得到了官職和豐厚的俸祿,但他并不因此而滿足,認為這些并不能代替他所追求的寧靜和自由的生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將領辭官歸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強調了寧靜、自由和返璞歸真的價值觀。
“一子得官三品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jiāng zuò kǒng jiān zhì shì
賀將作孔監致仕
qì cí míng zhǔ guà guān zān, biàn yuē yōu yún lǎo jiù lín.
泣辭明主掛冠簪,便約幽云老舊林。
cháo qǐng bà lái pín qī hù, tián yuán guī qù zhǐ xié qín.
朝請罷來頻期笏,田園歸去只攜琴。
fén xiāng jìng yuàn dāng shān sè, shài yào kōng tíng bì zhú yīn.
焚香靜院當山色,曬藥空庭避竹陰。
yī zi dé guān sān pǐn lù, wèi ráo shū fù yǒu huáng jīn.
一子得官三品祿,未饒疏傅有黃金。
“一子得官三品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