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予謫滁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予謫滁上”全詩
吟變閩越聲,衣有京洛塵。
況復久相依,知子文行淳。
不能致一第,虛作金鑾臣。
昔予貶商洛,相送遠涉溱。
今予謫滁上,語別清淮濱。
途窮與道喪,詎免同沾巾。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送林介》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林介》是宋代王禹偁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八年困名場,萬里有慈親。
吟變閩越聲,衣有京洛塵。
況復久相依,知子文行淳。
不能致一第,虛作金鑾臣。
昔予貶商洛,相送遠涉溱。
今予謫滁上,語別清淮濱。
途窮與道喪,豈免同沾巾。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自己在名場中的困頓和遠離家鄉的遭遇,表達了離別之情。詩中提到了離別的友人林介,表達了對他的思念之情。
詩詞中的“八年困名場”指的是作者在官場中輾轉多年,卻未能有所成就。而“萬里有慈親”則表達了作者離家萬里,卻依然懷念家人的情感。
“吟變閩越聲,衣有京洛塵”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在遠離家鄉的過程中,吟詠的聲音變得像是閩越地方的音樂,衣服上也沾滿了京洛(指京城和洛陽)的塵土,顯示了作者長期離鄉的艱辛。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作者與友人林介的深厚情誼和對他的贊賞。作者稱贊林介的文行淳樸,但又感嘆自己不能與他一同取得功名,只能虛做金鑾臣(指虛做朝廷的官員)。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與林介的離別情景。作者回憶起自己曾被貶謫到商洛,與林介相送時遠涉溱水(指長江支流),而現在自己又被貶謫到滁州,與林介在清淮河畔告別。詩中表達了作者在離別的途中遭遇困境和道路的荒涼,無法避免沾濕同一塊手巾的悲涼情景。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之情和對友人的思念,表達了作者在官場中的困頓和離鄉的遭遇,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和家鄉的深深眷戀之情。
“今予謫滁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ín jiè
送林介
bā nián kùn míng chǎng, wàn lǐ yǒu cí qīn.
八年困名場,萬里有慈親。
yín biàn mǐn yuè shēng, yī yǒu jīng luò chén.
吟變閩越聲,衣有京洛塵。
kuàng fù jiǔ xiāng yī, zhī zi wén xíng chún.
況復久相依,知子文行淳。
bù néng zhì yī dì, xū zuò jīn luán chén.
不能致一第,虛作金鑾臣。
xī yǔ biǎn shāng luò, xiāng sòng yuǎn shè qín.
昔予貶商洛,相送遠涉溱。
jīn yǔ zhé chú shàng, yǔ bié qīng huái bīn.
今予謫滁上,語別清淮濱。
tú qióng yǔ dào sàng, jù miǎn tóng zhān jīn.
途窮與道喪,詎免同沾巾。
“今予謫滁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