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彼忠臣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喻彼忠臣詞”全詩
北人將就酒,食之先顰眉。
皮核苦且澀,歷口復棄遺。
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詞。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世亂思其言,噬臍焉能追。
寄語采詩者,無輕橄欖詩。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橄欖》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橄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禹偁。這首詩詞描述了江東地區盛產橄欖果實,橄欖被稱為珍奇之物。北方人品嘗橄欖時,會先皺眉,因為橄欖的皮核苦澀,不易入口。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品味,橄欖的味道變得甘美如飴。詩人通過這個形象來喻示忠臣之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江東多果實,橄欖稱珍奇。
北人將就酒,食之先顰眉。
皮核苦且澀,歷口復棄遺。
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詞。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世亂思其言,噬臍焉能追。
寄語采詩者,無輕橄欖詩。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通過橄欖的形象來表達忠臣之志。橄欖的皮核苦澀,代表忠臣直言不諱,不畏權貴的壓迫。詩中提到北方人在品嘗橄欖時會先皺眉,這暗示了忠臣的言辭可能會引起不悅,甚至被驅逐。然而,忠臣的言辭卻能在世亂之中引起人們的思考,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像橄欖的味道在口中久久回味一樣。詩人通過這首詩詞寄語給采詩者,告誡他們不要輕視忠臣的詩作,因為這些詩作承載著深刻的意義和價值。
這首詩詞通過橄欖的形象,巧妙地表達了忠臣之志和言論自由的重要性。它提醒人們在亂世中要堅守正義,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使可能會遭受壓迫和排斥。同時,詩人也呼吁采詩者們要珍惜忠臣的詩作,不要輕視它們的價值和意義。
“喻彼忠臣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lǎn
橄欖
jiāng dōng duō guǒ shí, gǎn lǎn chēng zhēn qí.
江東多果實,橄欖稱珍奇。
běi rén jiāng jiù jiǔ, shí zhī xiān pín méi.
北人將就酒,食之先顰眉。
pí hé kǔ qiě sè, lì kǒu fù qì yí.
皮核苦且澀,歷口復棄遺。
liáng jiǔ yǒu huí wèi, shǐ jué gān rú yí.
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
wǒ jīn hé suǒ yù, yù bǐ zhōng chén cí.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詞。
zhí dào nì jūn ěr, chì zhú tóu tiān yá.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shì luàn sī qí yán, shì qí yān néng zhuī.
世亂思其言,噬臍焉能追。
jì yǔ cǎi shī zhě, wú qīng gǎn lǎn shī.
寄語采詩者,無輕橄欖詩。
“喻彼忠臣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