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途機巧盡能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宦途機巧盡能忘”全詩
守靜便為生白室,著書兼是草玄堂。
屏山獨臥千峰雪,御札時開一炷香。
莫笑未歸田里去,宦途機巧盡能忘。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書齋》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齋》是一首宋代王禹偁創作的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書齋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年年賃宅住閑坊,
每每幽齋穿道裝。
守靜便為生白室,
著書兼作草玄堂。
屏山獨臥千峰雪,
御札時開一炷香。
莫笑未歸田里去,
宦途機巧盡能忘。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書齋中的生活,表達了他對寧靜和學問的追求。作者年年租住宅子,居住在寧靜的街區,也在幽靜的書齋中穿著道士的服裝。他守護著寧靜,使書齋成為一個純潔的地方,同時也是他寫作和修煉的場所。他獨自躺在屏山上,眺望著千峰上的白雪,偶爾點燃一炷香,以此來開啟他的創作靈感。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功名利祿的不關心,他將宦途的機巧和紛擾都拋諸腦后,專注于自己的學問和修養。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作者對于寧靜和學問的追求。他通過書齋這個特殊的空間,創造了一個與塵世紛擾隔絕的環境,使自己能夠專注于思考和創作。同時,他通過描繪屏山上的雪景和點燃香炷的儀式,表達了對于自然和精神的敬畏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功名利祿的超脫,他將個人修養和學問視為更為重要的追求,超越了塵世的紛擾和功利的追逐。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于寧靜、學問和超脫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宦途機巧盡能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zhāi
書齋
nián nián lìn zhái zhù xián fāng, yě zuò yōu zhāi zhe dào zhuāng.
年年賃宅住閑坊,也作幽齋著道裝。
shǒu jìng biàn wéi shēng bái shì, zhù shū jiān shì cǎo xuán táng.
守靜便為生白室,著書兼是草玄堂。
píng shān dú wò qiān fēng xuě, yù zhá shí kāi yī zhù xiāng.
屏山獨臥千峰雪,御札時開一炷香。
mò xiào wèi guī tián lǐ qù, huàn tú jī qiǎo jǐn néng wàng.
莫笑未歸田里去,宦途機巧盡能忘。
“宦途機巧盡能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