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山中有虎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必山中有虎羆”全詩
可曾天下無麟鳳,何必山中有虎羆。
蜂蠆尾猶如許毒,蜘蛛腹得幾多絲。
圣賢不校吾家法,車及蒲騷豈足師。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四和》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對世俗名利的淡漠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橐蕭然五鬼隨,
竟椽名盛與文奇。
可曾天下無麟鳳,
何必山中有虎羆。
蜂蠆尾猶如許毒,
蜘蛛腹得幾多絲。
圣賢不校吾家法,
車及蒲騷豈足師。
這首詩詞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名利和權勢的淡泊態度。詩中的"一橐蕭然五鬼隨"意味著作者心境超然,不受世俗的束縛。"竟椽名盛與文奇"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顧,認為這些榮譽和才華并不重要。
接下來的兩句"可曾天下無麟鳳,何必山中有虎羆"表達了作者對于珍稀之物的看法。他認為,天下并非沒有珍貴的事物,而是不必在山中尋找虎羆這樣的珍稀動物。
詩中的"蜂蠆尾猶如許毒,蜘蛛腹得幾多絲"描繪了微小的昆蟲,暗喻世俗中的瑣碎和繁瑣。這些瑣碎的事物對于作者來說,并不值得過多關注。
最后兩句"圣賢不校吾家法,車及蒲騷豈足師"表達了作者對于圣賢和古代文人的態度。他認為自己的家族傳統和古代文人的學問都無法成為他的師傅,因為他超越了這些局限。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態,表達了對世俗瑣碎的不屑和對珍稀事物的淡然態度。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傳統和權威的超越,展示了自己獨立思考的精神。
“何必山中有虎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hé
四和
yī tuó xiāo rán wǔ guǐ suí, jìng chuán míng shèng yǔ wén qí.
一橐蕭然五鬼隨,竟椽名盛與文奇。
kě zēng tiān xià wú lín fèng, hé bì shān zhōng yǒu hǔ pí.
可曾天下無麟鳳,何必山中有虎羆。
fēng chài wěi yóu rú xǔ dú, zhī zhū fù dé jǐ duō sī.
蜂蠆尾猶如許毒,蜘蛛腹得幾多絲。
shèng xián bù xiào wú jiā fǎ, chē jí pú sāo qǐ zú shī.
圣賢不校吾家法,車及蒲騷豈足師。
“何必山中有虎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