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去綠衣裳以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妾去綠衣裳以曲”全詩
妾去綠衣裳以曲,佗乘黃屋髻猶椎。
方開元際唐風盛,自建安來漢道衰。
舉世紛紛學姚賈,老夫持此欲安之。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再和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和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包羞羊借皋比蓋,
飾貌狙將袞服披。
妾去綠衣裳以曲,
佗乘黃屋髻猶椎。
方開元際唐風盛,
自建安來漢道衰。
舉世紛紛學姚賈,
老夫持此欲安之。
詩意: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社會風氣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描繪不同時代的人物形象和風尚,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的變遷和價值觀的思考。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包羞羊借皋比蓋,飾貌狙將袞服披。”通過對比包羞羊和狙將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風氣的不滿和對于虛偽面具的批判。包羞羊是一種羞怯的動物,而狙將則是指猴子,它們戴著皇帝的衣冠,卻沒有真正的統治能力。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時代上層人物虛偽面具的諷刺。
接下來的兩句“妾去綠衣裳以曲,佗乘黃屋髻猶椎。”描繪了女性的形象,通過對比綠衣和黃屋髻,表達了作者對于女性在時代變遷中所受到的束縛和壓迫的關注。綠衣可能指代女性的服飾,黃屋髻則是一種發髻的形式。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女性在時代變遷中所受到的限制和困擾的關注。
接下來的兩句“方開元際唐風盛,自建安來漢道衰。”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變遷的觀察和思考。開元和唐風代表了盛世,而建安和漢道則代表了衰落。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時代興衰的感慨和對于歷史發展的思考。
最后兩句“舉世紛紛學姚賈,老夫持此欲安之。”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變遷中人們價值觀的追隨和自己的思考。姚賈是指古代的兩位文學家,他們的作品被廣泛學習。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人們盲目追隨潮流和學習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堅守信念的決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變遷和社會風氣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價值觀的堅守和思考。
“妾去綠衣裳以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hé èr shǒu
再和二首
bāo xiū yáng jiè gāo bǐ gài, shì mào jū jiāng gǔn fú pī.
包羞羊借皋比蓋,飾貌狙將袞服披。
qiè qù lǜ yī shang yǐ qū, tuó chéng huáng wū jì yóu chuí.
妾去綠衣裳以曲,佗乘黃屋髻猶椎。
fāng kāi yuán jì táng fēng shèng, zì jiàn ān lái hàn dào shuāi.
方開元際唐風盛,自建安來漢道衰。
jǔ shì fēn fēn xué yáo jiǎ, lǎo fū chí cǐ yù ān zhī.
舉世紛紛學姚賈,老夫持此欲安之。
“妾去綠衣裳以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