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北不愁春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折北不愁春水”全詩
折北不愁春水,吠南何必秋風。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得江西報六言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得江西報六言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江西得到消息后的心情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大江已浪頭白,中原未棗兒紅。
折北不愁春水,吠南何必秋風。
這首詩詞的詩意可以從多個角度解讀。首先,大江已浪頭白,表達了作者對江水波濤洶涌的描繪,可能暗示著作者所處的環境動蕩不安。中原未棗兒紅,意味著中原地區的景象還未達到豐收的時節,可能暗示著社會的不穩定和困境。
折北不愁春水,吠南何必秋風,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北方和南方的不同景象的思考。折北不愁春水,意味著北方的春水豐沛,不必擔心水源問題。而吠南何必秋風,可能暗示南方的秋風帶來的是不安和困擾。這種對北方和南方景象的對比,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不同地域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詩詞通過對江水和地域景象的描繪,折射出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社會動蕩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不同地域的思考和對生活環境的感慨。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詩詞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江水和地域景象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動蕩和時局的思考。其次,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通過描繪江水波濤和地域景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緒。最后,詩詞的語言簡練,字數有限,卻能表達出豐富的意境和情感,給人以余韻和思考的空間。
總之,《得江西報六言十首》這首詩詞通過對江水和地域景象的描繪,折射出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社會動蕩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不同地域的思考和對生活環境的感慨。這首詩詞在形式和意境上都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賞析。
“折北不愁春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é jiāng xī bào liù yán shí shǒu
得江西報六言十首
dà jiāng yǐ làng tou bái, zhōng yuán wèi zǎo ér hóng.
大江已浪頭白,中原未棗兒紅。
zhé běi bù chóu chūn shuǐ, fèi nán hé bì qiū fēng.
折北不愁春水,吠南何必秋風。
“折北不愁春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