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時一失汝堪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盛時一失汝堪憐”全詩
老物可憎吾頓覺,盛時一失汝堪憐。
有分香妓空遺臭,無散花魔莫惱禪。
多謝小處半規月,夜深長伴絳紗邊。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即事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即事二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非人不暖豈其然,
卷起桃笙設艾氈。
老物可憎吾頓覺,
盛時一失汝堪憐。
有分香妓空遺臭,
無散花魔莫惱禪。
多謝小處半規月,
夜深長伴絳紗邊。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之情。作者通過描繪一系列景物和情感,表達了對過去繁華盛世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思考。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非人不暖豈其然,卷起桃笙設艾氈。”描繪了一個溫暖的場景,暗示了過去繁華的時光。桃笙和艾氈是古代春天的象征,暗示了春光明媚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老物可憎吾頓覺,盛時一失汝堪憐。”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老物指的是過去的事物,作者覺得它們變得可憎,而盛時一去不復返,使作者感到惋惜。
下一句“有分香妓空遺臭,無散花魔莫惱禪。”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思考。香妓和散花是過去繁華時代的象征,而現在它們已經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些臭名昭著的事物。作者認為這種現象讓人感到遺憾,也讓人對現實感到困惑。
最后兩句“多謝小處半規月,夜深長伴絳紗邊。”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惜。半規月和絳紗邊都是指友情,作者感謝朋友在夜深人靜時陪伴自己。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繁華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的珍惜。
“盛時一失汝堪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èr shǒu
即事二首
fēi rén bù nuǎn qǐ qí rán, juǎn qǐ táo shēng shè ài zhān.
非人不暖豈其然,卷起桃笙設艾氈。
lǎo wù kě zēng wú dùn jué, shèng shí yī shī rǔ kān lián.
老物可憎吾頓覺,盛時一失汝堪憐。
yǒu fèn xiāng jì kōng yí chòu, wú sàn huā mó mò nǎo chán.
有分香妓空遺臭,無散花魔莫惱禪。
duō xiè xiǎo chù bàn guī yuè, yè shēn cháng bàn jiàng shā biān.
多謝小處半規月,夜深長伴絳紗邊。
“盛時一失汝堪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