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粉黛非真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早知粉黛非真色”全詩
天巧千林均一氣,人癡一葉費三年。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三疊》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疊》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劉克莊。這首詩詞通過對粉黛和雕鐫的描繪,表達了對美麗的思考和對時間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早知粉黛非真色,
晚覺雕鐫損自然。
天巧千林均一氣,
人癡一葉費三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粉黛和雕鐫為象征,探討了美麗和時間的關系。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美麗的懷疑和對時間流逝的感嘆。
首先,詩人提到了粉黛,它代表了女性的妝容和美麗。然而,詩人認為早就知道粉黛并不是真實的顏色,它只是一種偽裝。這表明詩人對表面的美麗持有懷疑的態度,他認為真正的美麗應該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裝飾。
接著,詩人提到了雕鐫,它代表了時間對事物的磨損和改變。詩人覺得晚了才意識到雕鐫會損壞事物的本來面貌。這里,雕鐫可以被理解為歲月的痕跡,它使事物失去了原本的自然狀態。詩人通過這個意象,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和對事物易逝性的思考。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他說天巧千林均一氣,意味著自然界的千林萬木都是由同一種氣息所構成的。而人癡一葉費三年,暗示人們為了追求一片葉子的美麗,可能會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這里,詩人通過對自然和人類的對比,強調了時間的無情和人們對美麗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粉黛和雕鐫的描繪,以及對時間和美麗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表面美麗的懷疑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它提醒人們珍惜內在的美麗,而不是追求虛幻的外在裝飾。同時,詩人也反思了人們為了追求美麗可能付出的代價。
“早知粉黛非真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dié
三疊
zǎo zhī fěn dài fēi zhēn sè, wǎn jué diāo juān sǔn zì rán.
早知粉黛非真色,晚覺雕鐫損自然。
tiān qiǎo qiān lín jūn yī qì, rén chī yī yè fèi sān nián.
天巧千林均一氣,人癡一葉費三年。
“早知粉黛非真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