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翁見事常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翁見事常遲”出自宋代劉克莊的《溪庵種蓻六言八首》,
詩句共6個字,詩句拼音為:cǐ wēng jiàn shì cháng chí,詩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翁見事常遲”全詩
《溪庵種蓻六言八首》
此翁見事常遲,八秩尚移荔枝。
何曾無戴白老,會須有擘紅時。
何曾無戴白老,會須有擘紅時。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溪庵種蓻六言八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溪庵種蓻六言八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這位老者常常遲到,八十多歲還在移植荔枝。他從未沒有戴過白發老人的帽子,但他一定會有摘下紅色果實的時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者在溪庵種植荔枝的情景。詩人通過描寫老者的行為和態度,表達了對老者晚年仍然積極向上、不斷努力的贊賞和敬佩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老者的堅持和努力。詩中的“翁”指的是老者,他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堅持種植荔枝,并且不斷移植,展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事物的執著。詩中提到他從未戴過白發老人的帽子,意味著他仍然精力充沛,不愿意被年齡束縛。最后一句“會須有擘紅時”,表達了詩人對老者未來仍然能夠享受豐收果實的期望和祝愿。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老者的行為和態度,傳達了積極向上、不斷努力的人生態度。它鼓勵人們在任何年齡都要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事物的執著,不斷追求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同時,詩中的自然意象和對荔枝的描繪,也給人以生機勃勃、豐收的美好愿景。整首詩詞簡潔而富有力量,給人以啟示和鼓舞。
“此翁見事常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ān zhǒng zí liù yán bā shǒu
溪庵種蓻六言八首
cǐ wēng jiàn shì cháng chí, bā zhì shàng yí lì zhī.
此翁見事常遲,八秩尚移荔枝。
hé zēng wú dài bái lǎo, huì xū yǒu bāi hóng shí.
何曾無戴白老,會須有擘紅時。
“此翁見事常遲”平仄韻腳
拼音:cǐ wēng jiàn shì cháng chí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此翁見事常遲”的相關詩句
“此翁見事常遲”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此翁見事常遲”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此翁見事常遲”出自劉克莊的 《溪庵種蓻六言八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