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聃非二子同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聃非二子同傳”全詩
聃非二子同傳,齊魯兩生失名。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夜讀傳燈雜書六言八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讀傳燈雜書六言八首》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夜晚閱讀傳世經典和雜書的情景,表達了對文化傳承和學術成就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麟經之筆既絕,
蠶室之書遂行。
聃非二子同傳,
齊魯兩生失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夜晚讀書為背景,通過對麟經和蠶室的提及,表達了作者對傳世經典和雜書的重視。麟經是指傳世經典,而蠶室則代表雜書,兩者都是作者在夜晚閱讀的對象。詩中提到麟經之筆既絕,意味著傳世經典的書寫已經終結,而蠶室之書遂行,則表示雜書的傳播和流傳仍在進行。這種對傳統文化和學術的關注,反映了作者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詩的后兩句“聃非二子同傳,齊魯兩生失名”,表達了作者對學術傳承的思考。聃指的是老子的弟子聃(dān),二子指的是莊子和列子,他們都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人物。這里作者指出,他并非與這些重要人物一同傳承學術,而是在夜晚獨自默默地閱讀。齊魯指的是齊國和魯國,兩生指的是孔子和孟子,他們都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作者提到齊魯兩生失名,意味著他們的學術思想在當時并沒有得到廣泛傳播和認可。
整首詩詞通過對夜晚讀書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文化傳承和學術成就的思考。作者對傳世經典和雜書的重視,以及對學術傳承的思考,展現了他對知識和學問的熱愛和追求。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文化傳承和學術發展的關注。
“聃非二子同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dú chuán dēng zá shū liù yán bā shǒu
夜讀傳燈雜書六言八首
lín jīng zhī bǐ jì jué, cán shì zhī shū suì xíng.
麟經之筆既絕,蠶室之書遂行。
dān fēi èr zi tóng chuán, qí lǔ liǎng shēng shī míng.
聃非二子同傳,齊魯兩生失名。
“聃非二子同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