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筆長裾會晉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彩筆長裾會晉祠”全詩
臨岐未斷歸家目,望月空吟出塞詩。
常欲激昂論上策,不應憔悴老明時。
遙知到日逢寒食,彩筆長裾會晉祠。
分類:
作者簡介(嚴維)
嚴維(生卒年未詳),約唐肅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紹興)人。初隱居桐廬,與劉長卿友善。唐玄宗天寶(742—756)中,曾赴京應試,不第。肅宗至德二年,以“詞藻宏麗”進士及第。心戀家山,無意仕進,以家貧至老,不能遠離,授諸暨尉。時年已四十余。后歷秘書郎。代宗大歷(766—779)間,嚴中丞節度河南(嚴郢為河南尹,維時為河南尉),辟佐幕府。遷余姚令。終右補闕。官終秘書郎。
《送房元直赴北京》嚴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房元直赴北京的詩中:
猶道樓蘭十萬師, 依然傳說樓蘭的軍隊有十萬人,
書生匹馬去何之。 整天與一匹馬相伴去何方。
臨岐未斷歸家目, 離開故鄉還沒有回歸的目的,
望月空吟出塞詩。 仰望著月亮,空談邊塞的詩。
常欲激昂論上策, 經常希望能有激昂的勸諫之策,
不應憔悴老明時。 但是并不應該因此顯得頹廢老邁。
遙知到日逢寒食, 遠方的人知道寒食節時的到來,
彩筆長裾會晉祠。 彩色的筆和長禮服將會進入晉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嚴維送別房元直去北京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房元直離開故鄉而去的情景。詩人提到樓蘭的傳說,比喻房元直的離去,也讓人聯想到樓蘭古國消失的神秘命運。詩人以書生匹馬的形象,表達了他并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決心。他望著月亮空吟出塞詩,表達了他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境遇的不滿。詩人還表達了自己希望有激昂的勸諫之策,不愿被時光的流逝所困擾。最后,他提到了即將到來的寒食節和晉祠,這可能暗示了房元直將會在寒食節期間回家,繼續為國家貢獻自己的才華。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房元直的送別之情以及對邊塞生活的思考和向往。在邊塞的環境中,書生匹馬的形象顯得格外強烈,表達了詩人希望自己能有為國家效力的決心和才華。通過對樓蘭傳說的提及,詩人將房元直的離開和樓蘭的消失相聯系,以此凸顯了他所要面對的艱難和不確定性。整首詩的意境優美,通過詩人細膩的描繪和情感表達,展現出了離別的傷感和對未來的期待。
“彩筆長裾會晉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áng yuán zhí fù běi jīng
送房元直赴北京
yóu dào lóu lán shí wàn shī, shū shēng pǐ mǎ qù hé zhī.
猶道樓蘭十萬師,書生匹馬去何之。
lín qí wèi duàn guī jiā mù,
臨岐未斷歸家目,
wàng yuè kōng yín chū sài shī.
望月空吟出塞詩。
cháng yù jī áng lùn shàng cè, bù yīng qiáo cuì lǎo míng shí.
常欲激昂論上策,不應憔悴老明時。
yáo zhī dào rì féng hán shí, cǎi bǐ zhǎng jū huì jìn cí.
遙知到日逢寒食,彩筆長裾會晉祠。
“彩筆長裾會晉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