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分眾鳥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殊分眾鳥喧”全詩
落池才有響,噴石未成痕。
獨映孤松色,殊分眾鳥喧。
唯當清夜月,觀此啟禪門。
分類:
作者簡介(嚴維)
嚴維(生卒年未詳),約唐肅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紹興)人。初隱居桐廬,與劉長卿友善。唐玄宗天寶(742—756)中,曾赴京應試,不第。肅宗至德二年,以“詞藻宏麗”進士及第。心戀家山,無意仕進,以家貧至老,不能遠離,授諸暨尉。時年已四十余。后歷秘書郎。代宗大歷(766—779)間,嚴中丞節度河南(嚴郢為河南尹,維時為河南尉),辟佐幕府。遷余姚令。終右補闕。官終秘書郎。
《一公新泉(一作題靈一上人院新泉)》嚴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公新泉(一作題靈一上人院新泉)》是唐代詩人嚴維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個清幽的泉水景致,并表達了詩人對靜謐夜晚的向往與啟發。
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源。
落池才有響,噴石未成痕。
獨映孤松色,殊分眾鳥喧。
唯當清夜月,觀此啟禪門。
泉水從山下流出,清涼宜人,向北流去的源頭。泉水落入池中才發出微弱的聲響,噴出來的石頭也未在池中留下痕跡。泉水孤獨地映照著孤立的松樹,與繁忙的鳥聲相互區分。僅有在清澈的夜晚,仰望這泉水才能啟迪禪門。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一幅靜謐而清新的山泉景致。泉水從山上流下,無聲無息,給人一種深深的寧靜感。池中的水在泉水的沖擊下才發出微弱的聲音,而噴石的動作則是沒有痕跡的,這種描寫使讀者能感受到詩人對微小而細膩的事物的關注和把握。
詩中的“獨映孤松色,殊分眾鳥喧”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泉水和松樹對比,凸顯了泉水的獨特性和純凈性。而“殊分眾鳥喧”,則將松樹的靜謐與鳥兒的嘈雜相互對比,增強了整體的意境。
最后兩句“唯當清夜月,觀此啟禪門”,表達了詩人渴望在安靜的夜晚,仰望清澈的泉水,進入禪修的境地,達到心靈的平靜與啟發。同時,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借泉水的寧靜尋求心靈的凈化和升華。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泉水景致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與靜謐的追求,以及清夜中的啟發與思考。詩人通過對細節的觀察,以及對松樹和鳥兒的對比,展示出詩人對微小事物的敏感和對禪修境界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且細致的文字描繪出一幅深沉安祥的山泉景致,給人一種寧靜和思索的氛圍。
“殊分眾鳥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gōng xīn quán yī zuò tí líng yī shàng rén yuàn xīn quán
一公新泉(一作題靈一上人院新泉)
shān xià xīn quán chū, líng líng běi qù yuán.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源。
luò chí cái yǒu xiǎng, pēn shí wèi chéng hén.
落池才有響,噴石未成痕。
dú yìng gū sōng sè, shū fēn zhòng niǎo xuān.
獨映孤松色,殊分眾鳥喧。
wéi dāng qīng yè yuè, guān cǐ qǐ chán mén.
唯當清夜月,觀此啟禪門。
“殊分眾鳥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