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豚蹄可祝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有豚蹄可祝神”全詩
俚俗讙言宜上廟,賢侯初意欲新民。
今無麟筆非觀社,古有豚蹄可祝神。
身是魯中儒服者,閑搔白發看游人。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又三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三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暫拋穡事競方晨,
暫時拋開農事,早晨爭先。
在野稀疏總在闉。
在野間稀疏的人總是在閑逛。
俚俗讙言宜上廟,
廟堂之上應該是俚俗的喧鬧聲。
賢侯初意欲新民。
賢明的侯爵初衷是要創造新的民生。
今無麟筆非觀社,
現在沒有麟筆,不能觀察社會。
古有豚蹄可祝神。
古代有豬蹄可以祭祀神靈。
身是魯中儒服者,
我身為魯中的儒服者,
閑搔白發看游人。
閑暇時搔搔白發,觀察游人。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狀的思考和對自身身份的反思。作者拋開了繁忙的農事,早晨爭先一步,但在野間卻很少有人,總是在閑逛。作者認為廟堂之上充斥著俗世的喧鬧聲,而賢明的侯爵卻初衷要創造新的民生。然而,現在沒有麟筆可以觀察社會,只能用古代的豬蹄來祭祀神靈。最后,作者自稱身為魯中的儒服者,閑暇時搔搔白發,觀察著來往的游人。
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狀和個人身份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思考和對自身角色的思索。同時,通過對廟堂和民生的對比,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新民生的向往。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社會和個人的觀察與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古有豚蹄可祝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sān shǒu
又三首
zàn pāo sè shì jìng fāng chén, zài yě xī shū zǒng zài yīn.
暫拋穡事競方晨,在野稀疏總在闉。
lǐ sú huān yán yí shàng miào, xián hóu chū yì yù xīn mín.
俚俗讙言宜上廟,賢侯初意欲新民。
jīn wú lín bǐ fēi guān shè, gǔ yǒu tún tí kě zhù shén.
今無麟筆非觀社,古有豚蹄可祝神。
shēn shì lǔ zhōng rú fú zhě, xián sāo bái fà kàn yóu rén.
身是魯中儒服者,閑搔白發看游人。
“古有豚蹄可祝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