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卻生涯是一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誤卻生涯是一經”全詩
魏闕望中何日見,商歌奏罷復誰聽。
孤根獨棄慚山木,弱質無成狀水萍。
今日更須詢哲匠,不應休去老巖扃。
分類:
作者簡介(嚴維)
嚴維(生卒年未詳),約唐肅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紹興)人。初隱居桐廬,與劉長卿友善。唐玄宗天寶(742—756)中,曾赴京應試,不第。肅宗至德二年,以“詞藻宏麗”進士及第。心戀家山,無意仕進,以家貧至老,不能遠離,授諸暨尉。時年已四十余。后歷秘書郎。代宗大歷(766—779)間,嚴中丞節度河南(嚴郢為河南尹,維時為河南尉),辟佐幕府。遷余姚令。終右補闕。官終秘書郎。
《書情獻相公》嚴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情獻相公》
年來白發欲星星,
誤卻生涯是一經。
魏闕望中何日見,
商歌奏罷復誰聽。
孤根獨棄慚山木,
弱質無成狀水萍。
今日更須詢哲匠,
不應休去老巖扃。
中文譯文:
多年以來,白發欲像星星一樣繁多,
卻錯誤地把人生當作了一個經過。
望著魏朝的闕樓,何日會再見到呢?
商歌奏罷后,還有誰來聽呢?
像孤根的山木一樣被拋棄,
像無成的水萍一樣質量脆弱。
今天更需要請教哲學大師,
不能再休息而去老巖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嚴維獻給他的朋友相公的,描繪了自己在年老之際的無奈和感慨。他用白發比喻自己的年齡已經很大,希望顯得更加有智慧和成熟。但是作者卻感到自己的人生經歷錯誤而空虛,白發與他真正的經歷不成正比。
詩中,作者希望能夠望見魏朝的闕樓,表達了他對歷史長河的期待和對文化的推崇。然而,在商歌奏罷后,卻再也沒有人能夠傾聽他的講述和感受他的詩意。
通過比喻,作者感嘆自己像一根孤獨的山木,被丟棄在大山之中,沒有受到重視。同時,作者又自謙自己像水萍一樣,弱質無成,沒有取得什么成就。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不甘心現狀的愿望,他希望能夠尋求哲學大師的指導,不再休息而去逝,激發了他進一步追求智慧和人生意義的決心。
整首詩以自嘲和自謙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無奈和對自身的失望,同時也展示了他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這首詩反映了唐代文人士人生態度的情感和內省。
“誤卻生涯是一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qíng xiàn xiàng gōng
書情獻相公
nián lái bái fà yù xīng xīng, wù què shēng yá shì yī jīng.
年來白發欲星星,誤卻生涯是一經。
wèi quē wàng zhōng hé rì jiàn,
魏闕望中何日見,
shāng gē zòu bà fù shuí tīng.
商歌奏罷復誰聽。
gū gēn dú qì cán shān mù, ruò zhì wú chéng zhuàng shuǐ píng.
孤根獨棄慚山木,弱質無成狀水萍。
jīn rì gèng xū xún zhé jiàng, bù yīng xiū qù lǎo yán jiōng.
今日更須詢哲匠,不應休去老巖扃。
“誤卻生涯是一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