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三茅快睹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向三茅快睹之”全詩
一自偏盲常面壁,甚貪小楷廢臨池。
粗如太尉書姜字,俚若藁師唱月詩。
老去無詞并惡札,感今懷昔不勝悲。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病中九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九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褚公真跡勝頑碑,
曾向三茅快睹之。
一自偏盲常面壁,
甚貪小楷廢臨池。
粗如太尉書姜字,
俚若藁師唱月詩。
老去無詞并惡札,
感今懷昔不勝悲。
中文譯文:
褚公的真跡勝過堅硬的碑石,
曾經向三茅快速瞻仰過。
自己因為偏盲而常常面對墻壁,
過于迷戀小楷而廢棄了臨池。
字跡粗糙像太尉書寫的姜字,
俗俗的仿佛藁師吟唱的月詩。
年老后沒有詩詞,也討厭寫字,
感嘆現在的境況,懷念過去,悲傷難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劉克莊在病中的心境和對自己文學創作的反思。首先,他提到褚公的真跡勝過頑固的碑石,表達了對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對傳統文化的推崇。他曾向三茅(指三茅山,傳說中的仙山)快速瞻仰過,顯示了他對仙山傳說和神秘事物的向往。
然而,作者自己因為偏盲而常常面對墻壁,這里可以理解為他在病中無法看清外界,只能與自己的內心對話。他過于迷戀小楷(指書法中的一種字體)而廢棄了臨池(指寫字的水池),暗示他在病中無法繼續從事文學創作。
接下來,他用太尉(古代官職)書寫的姜字來形容自己的字跡粗糙,用藁師(指鄉村的吟唱者)吟唱的月詩來形容自己的詩詞俗俗不堪。這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文學才華的自嘲和對自己作品的不滿意。
最后,作者提到自己年老后沒有詩詞,也討厭寫字,感嘆現在的境況,懷念過去,悲傷難勝。這反映了作者對年華逝去、才華衰退的無奈和對過去輝煌時光的懷念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病中的心境和對自己文學創作的反思,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對自身才華的自嘲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
“曾向三茅快睹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jiǔ shǒu
病中九首
chǔ gōng zhēn jī shèng wán bēi, céng xiàng sān máo kuài dǔ zhī.
褚公真跡勝頑碑,曾向三茅快睹之。
yī zì piān máng cháng miàn bì, shén tān xiǎo kǎi fèi lín chí.
一自偏盲常面壁,甚貪小楷廢臨池。
cū rú tài wèi shū jiāng zì, lǐ ruò gǎo shī chàng yuè shī.
粗如太尉書姜字,俚若藁師唱月詩。
lǎo qù wú cí bìng è zhá, gǎn jīn huái xī bù shèng bēi.
老去無詞并惡札,感今懷昔不勝悲。
“曾向三茅快睹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