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池新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綠野池新鑿”全詩
乃知造涼殿,諫者不能回。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記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記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綠野池新鑿,
平泉墅又開。
乃知造涼殿,
諫者不能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景象,詩人觀察到綠野上的池塘剛剛被新鑿開,而平泉墅也重新開放了。通過這一景象,詩人領悟到在這個世界上,修建涼殿供人們避暑的同時,對于諫言直言的人來說,他們的意見卻往往不能得到采納和回應。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畫面感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的觀察和思考。首先,詩中的“綠野池新鑿,平泉墅又開”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宜人的景象,詩人利用自然景物的變化來反應人事的變遷。綠野上新鑿的池塘和平泉墅的重新開放,象征著生活的不斷變化和更新。
詩的后兩句“乃知造涼殿,諫者不能回”則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的深刻觸動和思考。造涼殿是為了供人們避暑而建造的,可以理解為對人們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期望。然而,諫言直言的人卻往往不能得到回應和采納,他們的意見往往被忽視或者無法改變現實。這種情況讓詩人感到遺憾和無奈,同時也對現實社會中權力和聲音的關系進行了思考。
整首詩揭示了一種社會現象,即權力者對于諫言的回避和忽視。詩人通過對于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繪,暗示了這種現象的普遍性和不易改變的局面。詩詞簡潔有力,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綠野池新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jì shí shǒu
雜記十首
lǜ yě chí xīn záo, píng quán shù yòu kāi.
綠野池新鑿,平泉墅又開。
nǎi zhī zào liáng diàn, jiàn zhě bù néng huí.
乃知造涼殿,諫者不能回。
“綠野池新鑿”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