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致海東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挑致海東夷”全詩
空國坐朋字,亂華由黨碑。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記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記十首》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養成河北賊,
挑致海東夷。
空國坐朋字,
亂華由黨碑。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系列社會和政治問題,以及作者對這些問題的觀察和思考。詩中提到了河北賊、海東夷、空國、朋字和黨碑等詞語,這些詞語代表了不同的社會現象和政治現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和擔憂。以下是對每個詩句的解析:
1. "養成河北賊":養成指培養、造成的意思,河北賊指指河北地區的盜匪和流寇。這句暗示著社會秩序的混亂和治安的惡化。
2. "挑致海東夷":挑致指引發、導致的意思,海東夷指東北地區的邊疆民族。這句表達了社會動蕩和戰亂蔓延的狀況。
3. "空國坐朋字":空國表示虛無的國家、無能的政府;坐朋字指坐享其成、被人利用。這句暗示了當時政府腐敗無能、虛弱無力的局面。
4. "亂華由黨碑":亂華指社會混亂、動蕩;黨碑是指碑文上的文字。這句抨擊了政治腐敗和權力斗爭對社會秩序的破壞。
整首詩詞通過簡短而有力的語言,揭示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政治腐敗的現狀。作者以直接的方式表達了對這些問題的擔憂和不滿,展示了他對社會秩序和政治道德的關切。這首詩詞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問題,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社會風氣和政治狀況的思考。
“挑致海東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jì shí shǒu
雜記十首
yǎng chéng hé běi zéi, tiāo zhì hǎi dōng yí.
養成河北賊,挑致海東夷。
kōng guó zuò péng zì, luàn huá yóu dǎng bēi.
空國坐朋字,亂華由黨碑。
“挑致海東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